地下水是本市工农业生产,市民生活的主要用水来源。据专家测定,本市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其分布特征符合一般冲积扇区的规律,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含水层由厚变薄,岩性由粗变细,相应富水性由好变次,水质由淡水逐步过渡到半咸水、咸水。水化学类型自上而下由重碳酸盐型逐步变为硫酸盐型,硫酸盐氯化型。地下水主要靠降雨、渠道灌排水入渗侧向补给和回归补给,全淡区地下水综合年补给强度在21.1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左右,平水年可利用地下水2.0亿立方米/年.根据河北省地矿局1977年2月编制《河北平原(重点黑龙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勘察科研报告》及1987年10月河北省城乡勘察院完成的《辛集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境内第四系含水层划分为四个含水组。
辛集市地处全淡区和咸水区的过渡地带,按水质的开采条件可分为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咸淡分界自东北向西南可划一斜线,大致由旧城镇向西南经后营、双柳树、小士庄、留双营、子曰庄、郭永庄至西刘家庄为一线。这条斜线的西北部为全淡水中浅井区(全淡区),面积为540平方公里,占境域面积的56.8%,地下水可开采储量为1.25亿立方米/年,可开采模数23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开采层位属第 一、二含水组。东南部为咸水深井区(咸水区),总面积为411平方公里,占境域面积43.2%,深层淡水可开采储量0.45亿立方米/年,可采模数10.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开采层位属第二及第三含水组上部。其中矿化度2-5克/升的半咸水区面积为145平方公里,矿化度大于5克/升的咸水区面积266平方公里,(其中矿化度2-5克/升的咸水面积186平方公里,矿化度大于10克/升的咸水区面积80平方公里)。在咸淡水分界线南侧,第一含水组咸水,自西而东矿化度逐渐增高,底板埋深由深变浅,最浅段在30米上下,矿化度大于10克/升的咸水多呈片状分布在东南部.受古河道和渠灌影响,东南部亦有小面积半咸水分布。
由于境内没有天然地表水,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主要是依靠地下水的开采,占年用水总量的98%,其次是抓住汛期蓄积利用降雨和季节性地利用石津渠水进行农业灌溉,占年用水总量的2%。受区域和当地开采强度的影响,城区地下水自80年即处于超采状态,水位埋深持续下降,形成以城区为中心近46平方公里的水位下降漏斗。在任一含水组欲增加开采量,只能靠进一步加大水位降速来获取。境内农业实际用水量平水年均2.5亿立方米/年,工业用水量878万立方米/年,生活用水561万立方米/年,其中城镇用水44万立方米/年,农村用水517万立方米/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