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隔夜,事不隔天。”董正国书记讲到自己的工作原则时,坚定地说下这句话。
初见河北省平泉县董书记是在夜里十点,深秋的平泉气温已近零度。
“咱们这帮领导班子的确是有激情做实事的人”路上司机师傅向我们描述。
当问起晚上接下来的工作,董书记笑笑“接过你们,晚上会住在办公室,处理各种文件报告,中间穿插了解各种新闻,在里面发现新项目新线索。政府嘛,多做些实事,人民才会信任你,一天的时间有限,少休息会少睡会觉才能多做事。”
也许就是这样的工作劲头带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走出了贫困,让这个平地涌泉的圣地涌出了中国菌乡、神州炭都的美誉,创下了食用菌产量华北地区县级第一, “中国食用菌之乡”、“ 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强基地县”、“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的佳绩。让这儿的“小蘑菇”真正走向了大世界。
记者:现在平泉县食用菌的生产规模有多大?
董正国:菌类的数量都是按照产量来算,我们现在能都达到3.4亿袋,就是装蘑菇那种袋,通常情况下是6000袋一亩地,这样算起来就有九万亩地在种植蘑菇。蘑菇的种类有十多种,以香菇,滑子菇,杏鲍菇,双孢菇,黑木耳为主。
记者:对各种菌种的种植,政府是如何做规划和引导的?
董正国:这是由基础设施决定的,哪个菌种效益高了,政府会按照需要去增建设施。比如南北方交界地带,蘑菇生产有一段空挡,这就得靠架子菇来弥补。平泉有那么多的投资商看重的就是架子菇。但架子菇数量不能同步增长,政府就引导加大对架子菇的补助力度,给各地下达指令增种架子菇。
另外我们现在也在加大力度引导种草腐菌,这是一种用秸秆作为培养基培养的蘑菇。国家政策对林木管的比较严,很多蘑菇种植市县会去周边的省份购买林木磨成菌沫,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大力推广草腐菌 ,把地里没用的秸秆绞碎后,掺上其他原料做成培养基。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培养基难求的问题,也消除了燃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我的能力秀主页地址是:http://abc.wm23.com/yan1014558438
我的博客主页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03558101
我的梧桐子家乡地址是: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pingqu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