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钵仔禾虫,广东的一道特色小吃,在番禺石楼、化龙一带的乡民有捕捞禾虫的传统,石楼茭塘颇为突出,产禾虫甚盛。钵仔禾虫将鸡蛋与禾虫完美结合,是老少咸宜的食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清香鲜美,嫩滑可口,还具有滋阴、健脾、暖身、去湿之功效,是番禺特色美食之一。
据传,一直以来,番禺人对食禾虫情有独钟,一天,有位行乞者来到石楼行乞,听到买禾虫的叫卖声,不顾一切,拿着行乞用的钵头,抢买禾虫。并说:“乞米去,乞钱返,禾虫过造恨唔番。”食完禾虫,再行乞讨。由此可见番禺人对品尝禾虫情有独钟。
什么是禾虫?《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是生长于水稻田土壤中的环节动物,生长在禾苗上的虫子,以腐烂的禾根为食而得名。番禺区石楼镇地处珠江河畔,土层深厚、水质好,该镇生产的禾虫,个体肥大、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蛋白质丰富。
禾虫,过去曾广泛分布在番禺“大沙田”的水稻产区,是番禺的一种传统土特产品。近十多年,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禾虫产量明显少。番禺区石楼镇地处珠江河畔,土层深厚、水质好,且不少农民素有培殖禾虫习惯,基本掌握培殖技术。
在番禺石楼、化龙一带的乡民有捕捞禾虫的传统,石楼茭塘颇为突出,产禾虫甚盛。禾虫一年主要收获两造,部分农户已从季节性培殖发展到基本实现常年生产。每年早、晚两造水稻抽穗扬花前后,即早造5~6月,晚造9~10月,大量收获上市。农历四月的被称为早造虫,也叫“荔枝虫”,是因为在荔枝花开时而成熟,这时的虫子体瘦且色青量少;而农历九月的则是晚造虫,或被称为“金花虫”,这乃是禾虫的极品,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靓虫,虫子体态丰腴肥嫩,含浆饱满。
禾虫,在番禺有多种烹制方法,炒、炸、熏、蒸、生晒、腌制样样均可,禾虫的菜式丰富,有炖钵仔禾虫、生炒禾虫、禾虫蒸蛋、煲禾虫莲藕眉豆汤等,其中钵仔禾虫和生炒禾虫最受食客喜爱。在南番顺,说起石楼钵仔禾虫,食客都会流下口水。
【石楼钵仔禾虫的制作】以新鲜禾虫、鸡蛋、炸蒜子、陈皮丝等为主料,将活禾虫洗净,放进瓦钵,倒入生油,让禾虫吸饮,再将鸡蛋和各种味料加入钵里拌匀,入笼猛火蒸约30分钟后,放入炕炉烘至干水,放上香茜、熟油、麻油,即成味美鲜滑、营养丰富的佳肴。如将钵仔中烘好的禾虫切件用生猪网油包裹放油锅炸至微焦,即成味美鲜滑、营养丰富的佳肴。这道菜将鸡蛋与禾虫完美结合,是老少咸宜的美食。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清香鲜美,嫩滑可口,还具有滋阴、健脾、暖身、祛湿之功效,是番禺特色美食之一。
梧桐子网站之看家乡栏目番禺: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panyu.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sswaterloo
个人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041550412
个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swaterlo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