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冢

家乡区县: 淄博市临淄区

晏婴冢,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故城大城的西南部,在齐都镇有一座高大的墓冢,里面埋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宰相,名叫晏婴,所以这墓冢就叫晏婴冢。 ,墓周有砖砌围墙保护。晏婴,世称晏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

 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故城大城的西南部,桓公台的北方。墓高10米左右,墓前立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齐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的重修碑。1982年秋,新刻晏子像及其传略石碑立于墓前。墓周有砖砌围墙保护。

 在齐都镇有一座高大的墓冢,里面埋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宰相,名叫晏婴,所以这墓冢就叫晏婴冢。

晏婴生前爱民如子,体恤百姓,深受人民崇敬。传说晏婴死后仍为百姓着想,深得人民敬仰。很早以前,晏婴冢附近村有一户贫苦人家老爹,因为闺女出嫁置不起嫁妆,觉得太对不住女儿,心里愁闷,深夜独自躲到晏婴冢旁抱头痛哭,诉说不已,时至凌晨,忽见身旁有嫁妆数件。老爹先惊后喜,随磕头拜谢。日后逢人就讲晏婴冢济人危难的恩德。从此以后,晏婴冢周围的村庄的老百姓,不用管谁家遇到难事,比如修屋建房缺少杆棒绳索了;荒年缺少粮米了,娶媳妇没有花轿了;元宵节没有灯笼了等等,只要到晏婴冢傍烧香磕头,等到黎明,有求必应。还传说从前晏婴冢前有一位种瓜的老汉,这老汉心底善良,虽然家贫,种的瓜熟了却先不买,而是先分给左邻右舍尝鲜。凡是从他瓜园旁路过的人,不用管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只要口渴了,老汉都送他们瓜吃。一年下来,自然种的瓜卖的不如送的多,也就换不了几个钱,但老汉不拿这当回事儿似的,年年种瓜,年年都是这样。后来有天深夜,他在瓜棚里看瓜,梦里听到有人叫他,他起来一看没人,正在纳闷的工夫,看到晏婴冢门洞大开,便走了进去,看到里面房屋简陋,道路整洁,路旁有一碾棚,一老妇人正在推碾压黄豆。这老妇人随手抓起一把黄豆赛给老汉说:“这是我家老爷让我送给你的,请你收下。”老汉正想推辞,却被老妇人一把推出门外。老汉回头再看时,晏婴冢还和原来一样根本就没有门,又惊奇的看看手里捧着的黄豆,这那里是黄豆,是一颗颗金灿灿的金豆。于是,老汉就把这些金豆分给了七邻八舍、庄里乡亲的穷人们,让他们把金豆种在地里,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金豆,从此这一带的穷人都过上了吃不愁穿不愁的好日子,人们也自然不到晏婴冢去借东西了。

相传晏婴冢正埋在通往东海的海眼上,受到东海龙王的保护,故有“谁要打开晏婴冢,淹没中国十八省”的传说。据说曾有人不相信这话,去晏婴冢盗墓,刚开始挖就听到晏婴冢里面传出了隐隐约约的刀戟声,忽然又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海浪声,这盗墓者被吓得调头鼠窜。还传说晏婴冢上的蚂蚁大的有叭狗子那么大,小的也有鞋底那么长,它们神出鬼没,专咬那些到晏婴冢上干坏事的人。也正是这些传说保护了晏婴冢,让晏婴冢历经数千年沧桑至今安然无恙。1946年,国民党有个姓徐,外号叫大炮的县长,盘踞临淄城,曾经驱赶民工到晏婴冢修筑防御工事,妄图把晏婴冢挖开,建成一座天然碉堡。数百名民工为抗拒毁冢罢工,徐大炮架起机枪,扬言如不动工就开枪射击。”这时民工愤然高呼“有人打开晏婴冢,淹没中国十八省!”其中有一老者从民工里走出来,对徐大炮说:“长官,如果真的把晏婴冢打开,不光我们老百姓,你们贵军也会被淹死的。就是淹不死,冢子里那些叭狗子大的蚂蚁也不会饶恕你们的!”徐大炮既慑于民谣民畏,又怕丢了自己老命,就放弃了在晏婴冢修筑工事的念头。

有关晏婴冢的传说太多太多,反映的主题却是一个,这就是从古到今,老百姓对墓中主人的崇敬和怀念。

卖面膜的小兔兔(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