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冬枣[第一篇]

家乡区县: 河北省黄骅市

“天上瑶池蟠桃树,人间聚馆冬枣林”。这是作家游览了聚馆古贡枣园之后欣然题写的诗句。关于娘娘河边的冬枣树,是有历史记载的。据说在明朝弘治年间,有位张娘娘。张娘娘生于“渤海之滨,高城(今黄骅一带)之地”,是明朝弘治皇帝孝宗的宠妃。其弟“主修水工”,借娘娘的庇荫“造福乡邻,凿娘娘河百余里,通运河,连渤海,以驳鱼盐。后,国舅犯律,株连娘娘,孝宗欲杀之。遂献冬枣,博孝宗欢颜。孝宗食之,以为‘仙丹’,大悦,封‘长寿果’,命国舅贡之,张姓方得保全。”

传说未必确凿,但冬枣的神奇和珍贵是可见一斑的。

在黄骅这一方水土上,冬枣栽培历史已逾千年,但冬枣的繁衍仅限于娘娘河畔。开始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冬枣的价值而将其推广。冬枣得到大规模种植是近几年的事儿,当地政府因势利导,进行黄骅冬枣这一特有优势果品的规模化开发。为了保证冬枣的固有品质,古贡枣园内的198棵600年以上树龄的古冬枣树作为嫁接采穗母树,被充分利用。而今冬枣种植已由娘娘河畔展开,如驱车走马,疾速曼延。如今在黄骅,已是“遍地冬枣树,处处冬枣园”了。

经过不懈地努力,198棵老树繁衍出30万亩的片片基地,冬枣种植已遍及黄骅九个乡镇,270个村,7万农户,目前已建成万亩冬枣基地1个,千亩以上的基地42个,500亩以上的基地103个,今年黄骅冬枣产量将达到6000万斤以上。

常郭镇是冬枣种植大乡镇,枣农高占山是当地有名的冬枣种植大户,这几年高占山种植冬枣发了财,每年冬枣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今年高占山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管理冬枣丰产丰收,乐得高占山更是合不拢嘴了,他承包种植了200亩冬枣树,今年预计冬枣销售收入要在40万元以上。

如今,黄骅冬枣这一“红色”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攀升: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不足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4.5亿元,预计2006年将达到5.5亿元,冬枣成了黄骅人的铁杆庄稼!

雪儿(2014-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