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贤臣何维柏
何维柏,字乔仲,号吉林。明正德五年(1567)出生于南海县南岸堡沙滘村(今南海市丹灶镇所辖)。明嘉靖五年(1526),三水建县时该村划入三水治辖,时何维柏已16岁,故何维柏向来自称三水人。三水第一部《三水县志》是他撰写的。后沙滘村又划回南海县治辖,故后人称他为南海人。他童年时在西樵读书,后结识一位自号兰坡老人的少年学友,在三水金本西北端的昆都山南麓削竹结庐,刻苦攻读,历12载,深得新会陈白沙理学奥秘,自此学有所成。
嘉靖十年(1531),Z1岁的何维柏中辛卯科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乙未科进士。初任庶常,不久便出任浙江道御史。而后出任浙江道御史衔任福建巡按。那时福建八府中的福州、兴州、漳州、泉州闹水灾,颗粒无收,数十万人受苦。何维柏开仓赈灾,并召集八闽知府共商救灾复产大计,制订条例,公之于众,又奏上朝廷,著为明令。由于救灾复产及时,受灾四州当年晚造获得好收成,百姓踊跃交皇粮,皇仓不亏。
其时世宗皇帝宠信严高,致使严高擅权,纪纲隳坠。严嵩父子还勾结奸臣赵文华给成私党,侵吞军棚,致使边防废驰。那时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边陲的鞑醚到处作乱,弄得民不聊生。嘉靖二十四年(1545)秋七月,身居海疆的何维柏,怀着悲愤之情,决定上本奏严嵩。
相传,何维柏清晨下亭中写奏本时,突然一大群乌鸦飞扑于亭前,干扰他写奏本,他命书童驱之不走。何维柏便立于亭前。对群鸦拱手高声说道:“本官奏严之意已决,纵啄吾目,亦不能阻! 鉴谅吾心者请自去!”说来奇怪,众鸦听了何维柏的话后,竟立即飞散。
嘉靖皇帝看过何维柏的奏本后,龙颜大怒。派锦衣卫到福州,以诬告罪押何维柏上京。锦衣卫押何维柏上京之日,福州城内外的百姓以凄怨而悲愤的声音唱出:“三水凤,参天柏! 穷谷深山被恩泽,官谷重重赈灾,奸弊时时痛革。今日去,民心侧! 报答无由怨句天,但愿天心眷忠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