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的排球

家乡区县: 江门市台山市

2009年3月13日,江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文件公告,台山排球被列入江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山在中国享有“排球之乡”的美誉,自1914年起,城乡排球运动历经近百年而不衰;周恩来总理曾用“全国排球半台山”这句话,来赞扬台山排球人才辈出。

排球为台山人带来无尽的荣誉,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台山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食粮。当一种行为成为人们深埋心底的精神符号时,当它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地理标志时,这种行为就已积淀为文化。

因此,台山排球项目被列入江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实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1914年的台山,没有人会想到,几个在广州读书的台山籍学生,因为放假回家和当地学生打排球,竟成了台山百年排球史的发轫之举。

据资料记载,最早在台山正式开展排球运动的是台城谭氏学校(育英中学旧址)和四九下坪堡小学。1919年2月2日,台山斗山浮石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排球组织——华利磨学会(华利磨是英文排球Volley ball的译音)。当时,群众把排球运动作为体育游戏,先是打16人制,后改12人,最后确定为9人。

当然,排球传入台山带有较大的偶然性;但是,作为一项对场地和设备有一定要求的体育运动,排球在台山的广泛开展,则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众所周知,台山是中国著名侨乡,华侨在经济上可以支持排球运动的开展,因而在台山排球运动的兴盛之途中,华侨的作用不可磨灭。他们为了不让乡民染上当时社会流行的嫖赌饮吹的恶习,常鼓励乡民打排球,组织比赛,有的出钱奖励优胜者,或购买排球和球网、设置球场等,还有的华侨本身就是排球爱好者。就这样,在华侨、港澳同胞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到1930年,台山排球运动进入普及阶段,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排球队,常进行村际友谊赛。

 总理寄予县队国家使命

排球运动传入台山后,在华侨的参与和推动下迅速普及开来,并很快由群众性的娱乐发展为专业性的竞技。1927年8月28日,当时的台山县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第8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夺得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项排球国际比赛冠军。1930年的第9届和1934年的第10届远东运动会,台山排球健儿都夺得冠军,首次实现中国排球国际比赛的“三连冠”。

与此同时,台山排球还为中国排球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新中国首任国家排球队教练马杏修、“三排王”李福申以及遍布全国排球队的台山籍队员,令国人啧啧称奇,也为台山人赢得莫大的光荣。据介绍,参加1958年全国排球甲级联赛的149名队员中,69名是台山籍的;而1956年在法国巴黎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参赛的中国男排中有8名球员是台山籍的。时至今日,台山市共为国家培养输送过500多名优秀排球运动员,其中成为排球专家的有7人,国家高级教练9人,国家级教练25人。

1972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在广州二沙头视察省体工队时曾大发感叹:“全国排球半台山,你们知道吗?你们应该拿第一,要为国家输送人才,还要支持其他兄弟省市。”有周总理代言,台山“排球之乡”的称号便名闻遐迩。

【现状】

“排球之乡”依然无可争议

“村村有排球场,村村有排球队”,这样一个轻易可见的事实,足以令任何号称爱好排球的地方在台山人面前自叹弗如。据统计,台山现有体育馆4个、排球训练馆16座、排球灯光球场410个、普通排球场1630个,建立业余运动队的单位多达550多个,会打排球的群众接近50万人,约占台山市人口的一半。

有了数量充足的高质量排球场馆,台山市的排球体育盛会自然也办得频繁,至今已承办过多次全国男、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更是从2001年起,连续7年前来与台山男排比赛;近年来,全国排球甲A联赛八一男排、广东男排、四川女排主场比赛等大型赛事,都是在台山举办的。

连续7年到台山进行“性别大战”的前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曾对媒体称:“台山是名副其实的‘排球之乡’,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排球水平在全国是一流的;有台山这样高水平的业余球队陪练很有价值;而且台山人懂球、会看球,这对女排今后的进步很有帮助。”

据介绍,从1958年开始,台山市体育局每年都举办青少年(中小学生)排球赛,每逢节日,各镇、乡村也都以排球比赛作为必有的庆祝节目。

如今,当初的舶来文化已经很好地被台山人传承与发展,并反哺到今天的欧美。据介绍,排球活动借由台山籍的华侨传到了国外,北美华人每年都会举办排球比赛,打的是9人排球,规则也较松散,但每年参加的队伍都超过50个,基本上以台山人为主。

事实胜于雄辩,今日的台山,依然是无可争议的“排球之乡”!

【告急】

年轻人越来越疏远排球

历经百年,台山排球的文化价值和产业开发价值毋庸置疑。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5年下半年开始,台山市文化部门正式全面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世纪运动——台山排球很快成了文化部门的重点普查对象。按台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黄伟华的话说:“台山是排球之乡,‘台山排球’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果我们不做好,不积极争取,被别人抢了先,我们就会愧对台山人民。”

2008年4月,经过台山市文广新局的不懈努力,台山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台山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台山排球”榜上有名。今年3月,“台山排球”列入江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被江门市推荐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项目。

但是,由于地方财力所限,台山市排球运动学校场地和训练设施滞后,教练员年龄老化,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台山排球的发展步伐。另外,台山排球最辉煌的时期,都因为有两支专业男女排球队在发挥基地和支柱的作用。自1997年专业队解散后,台山一直缺乏一个培养尖子、创新战术、示范促进、对外交流的平台,这也制约了台山排球的发展步伐。

一位从事几年新闻工作的老台山叹道:“如今,排球确似已成明日黄花;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疏远排球了。”

排球,这篇穿越百年时空运动而成的文化大作,会否在今日戛然而止?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MSTHAHA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76140655

我的微博:http://account.weibo.com/set/index

(2014-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