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剁荞面

家乡区县: 陕西省靖边县

 自秦汉以来,到唐宋两朝,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块热土的饮食文化,形成一幅灿烂的多民族交融的美丽图景,既有中原饮食文化的特色,又有游牧饮食文化的味道。

唐宋以后,陕北成了边陲,与内地的交流愈来愈少。这种自然形成的封闭,造就了今天这些地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等饮食习惯。清末榆林兵备道黄厚泽撰写的《七笔勾》中写的“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瓯,剁面调盐韭,待人实亲厚,猪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尽方丟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这个黄厚泽系南方人,来到塞外之三边,就“奶子熬茶”之蒙族之习,“剁面调盐韭”之惯,还有“风卷残云”之风,都是不能适应的,所以竟断然把“山珍海味一笔勾”。但是不能否认,这里人们受马背民族遗传和影响,把“猪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而且“风卷残云吃尽方丢手”。“奶子熬茶敬一瓯”、“剁面调盐韭”一直沿至今日,被人称之“待人真亲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剁荞面的产生可以说历史悠久了。而且我们说这位兵备道是把剁荞面用文字留传下来的一位传承人。

在这块由史以来盛产荞麦的土地上,荞麦饮食自然占居着当地饮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而靖边剁荞面,又是流传在靖边传统饮食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小吃。这种传统的民间小吃,在烹调制作方式上较为原始古朴,它在精神追求上重义轻利,热情好客,粗放豪爽。靖边剁荞面是在明清以来极为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靖边人民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向生活,精打细算,粗粮细作,终于把先祖们手中比较原始古朴的烹调方式传承下来,发挥和发展到极致程度。从而创造出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风味小吃和地方饮食,使之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生活中大放异彩。

盛产荞麦的靖边,勤劳的人民以荞麦为原料,创造出种类繁多的荞麦系列饮食:诸如荞面饣合 饣各、荞面搅团、荞面圪托、荞面漫黄、荞面抿夹、荞面凉粉、荞面煎饼、荞面烙饼、荞面灌肠、荞面碗托、荞面蒸卷、荞面油馍、荞面蒸饺以及荞麦酒、荞麦醋等十多种名吃。特别是靖边剁荞面,它是诸多荞麦饮食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小吃。

荣lchr(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