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至少将会遇到三方面的困难,难以制造在中国这么大的影响力。
第一,客场作战,阻力重重。美国市场绝对是阿里的客场,对阿里来说,将面临来自政策、法律和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水土不服。
首先,在美国本土零售商的影响下,电商缴税的政策只是时间问题,2013年3月2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对《2013市场公平法案》投票,对电商企业征税获得压倒性支持,足以看出征税的趋势。
除了税收,政策偏向也会影响阿里在美国的拓展。如果阿里果真让其他零售商感到焦虑,美国政府出面干预也完全有可能。这很有可能对阿里带来打击。
此外,美国的多元文化对阿里也是挑战。与中国不同,美国的50个州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州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法律,这种差异要远远大于中国,不少地区还有一定的排华情况,这些都需要阿里适应。而且,美国的消费者与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促销还是与消费者的磨合上,阿里都需要时间。
第二,本土企业竞争压力大。阿里的模式以C2C为主,在美国,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ebay。ebay 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阿里后来居上的难度不小。除了C2C模式,阿里面对的还有B2C模式的典型代表——亚马逊。阿里在物流、平台等方面只能算后进生,基础方面比较薄弱,与本土化厂商的竞争劣势明显。参照亚马逊,这家公司在中国依然很难突破国内电商的重围,截止今年7月,亚马逊在B2C零售市场的份额只有2.7%,处在第五位。同样的道理,阿里突破美国本土厂商包围的难度也是不小。
第三,假货问题。电商假货问题在国内已是屡见不鲜,最近,质检总局向社会公布5起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典型案例,阿里的天猫光荣上榜。此外,淘宝的假货问题也挥之不掉。马云曾说,“是社会上生成假货在淘宝上容易被发现而已,我没有办法把这个假货打掉,因为我不是执法机构,我没有办法把他关到监狱里。”足以看得出他对假货问题的无奈。假货的帽子如果被戴到美国,对阿里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阿里拓展美国市场的难题。
最后
今年的“黑色星期五”,美国4500家电商线上销售额只有24亿美元,远远低于中国双十一的93亿美元,也低于线下零售额的68亿美元。线下零售在美国依然是强劲,而且,美国的电商市场已经很难做出差异化,所以,“阿里威胁”成为现实的难度不小。
@http://wm23.cn/MHL131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