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玻璃、水晶料器、琥珀等为壶坯,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瓶内反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各种题材,格调典雅,笔触精妙,色彩艳丽,可谓“方寸之间,别有天地”。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京派最早,起源于乾隆年间。“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部雨农 风雪夜归人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内画鼻烟壶最初在中国满、蒙、藏等少数游牧民族中使用,主要有铜、银、瓷质几种。明朝以后,烟壶随着鼻烟一起传入内地。后来,烟壶的品种逐渐增多,到清乾隆时期,玉石、翡翠、晶石、宝石、玛瑙、陶瓷、铜银、竹木雕刻、套料、内画等烟壶品种都已出现。加上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不仅为实用品,而且也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内画鼻烟壶材质有玛瑙、晶石、琥珀和料的几种。绘画前,先用铁砂球和金钢砂将烟壶内壁均匀磨砂,然后根据壶的形状设计绘画出各种题材的作品。
相关人物:
王习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冀派内画创始人。原名王瑞成,1938年5月24日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阜城县杨庄,1957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著名内画艺人叶菶祺
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
和叶晓峰为师,是祖传五代的“叶派”艺术的第一位外姓传人。文革时期被遣返回原籍,1972年经落实政策在阜城县综合厂恢复工作。1977年调任衡水,创建特种工艺厂。1979年被轻工部授予工艺美术家的称号。首创 “金属杆勾毛笔”,并开创“油彩内画技法”先河,自1968年以来陆续培养出众多内画新秀,为“冀派”内画艺术的创始人。1985年他完成的《美国历届总统肖像系列烟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中的“金杯珍品奖”,1986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发起成立中国鼻烟壶研究会,担任一至四届主席。现任“习三内画艺术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九、十届、十一届委员,“中国文联”委员,“衡水市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务。
张增楼
张增楼(笔名少小宣)1956年生,中国蜜桃之乡、形意拳发源地河北深州人。现任中国内画院院长,河北省内画艺术研究会主席。1977年大学毕业后拜中国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为师,从事内画
内画大师-张增楼
艺术创作;1983年创办了深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90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中国艺术院内画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协会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家;1998年被评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2007年被燕山大学聘为客坐教授。其作品溶中、西绘画风格于一体,以传承创新和擅长人物、动物、花鸟的艺术特色而享誉中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