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又名:红花紫荆或红花羊蹄甲。为苏木科、羊蹄甲属乔木;分枝较多,小枝细长,被毛。叶革质,叶片有圆形、宽卵形或肾形,顶端都裂为两半,似羊的蹄甲。 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紫红色,十分美观。紫荆花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紫荆花也是重要的园林绿化苗木。有极大观赏价值。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乔木;红花羊蹄甲[1]
分枝多,小枝细长,被毛。叶革质,近圆形或阔心形,长8.5-13厘米,宽9-14厘米,基部心形,有时近截平,先端2裂约为叶全长的1/4-1/3,裂片顶钝或狭圆,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短柔毛;基出脉11-13条;叶柄长3.5-4厘米,被褐色短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时复合成圆锥花序,被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三角形,长约3毫米;花大,美丽;花蕾纺锤形;萼佛焰状,长约2.5厘米,有淡红色和绿色线条;花瓣红紫色,具短柄,倒披针形,连柄长5-8厘米,宽2.5-3厘米,近轴的1片中间至基部呈深紫红色;能育雄蕊5枚,其中3枚较长;退化雄蕊2-5枚,丝状,极细;子房具长柄,被短柔毛。通常不结果花期全年,3-4月为盛花期。
单叶互生,革质,阔心形,长9~13cm,宽9~,15cm。先端2裂深约为全叶的1/3左右、似羊蹄状。花为总状花序,花大,盛开的花直径几乎与叶相等,花瓣5枚鲜紫红色,间以白色脉状彩纹,中间花瓣较大,其余4瓣两侧对成排列,花极清香。
红花羊蹄甲[1]
洋紫荆这种花朵貌似兰花的植物形态优美,而且容易培植。这种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荆喻为“穷人的兰花”。洋紫荆树一般高约七米,一般可生长四十年。这种植物很易扎根生长,并不需要特别环境,只要周围空间广阔,阳光充沛,常有和风吹拂,便可茁壮成长。
常绿小乔木,高达10m。单叶互生,革质,阔心形,长9~13cm,宽9~14cm。花瓣5枚鲜紫红色,以白色脉状彩纹,中间花瓣较大,其余4瓣两侧对成排列。花极清香。发育雄蕊5,退化雄蕊2~3cm
2生长习性编辑
性喜阳光,喜暖热湿润气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长较快。栽植于光照充足,排水通畅,肥料充足的土壤,生长速度快。[2]
3地理分布编辑
紫荆原产于中国,在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
香港紫荆与大陆其它地区生长的紫荆不同,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生长,21世纪初期只有在广东、福建、台湾、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生长。
4主要品类编辑
品类属性
相关图册(9张)
一:苏木科紫荆属紫荆花
【学名】CercischinensisBge
【特征】花小而密,先开花后长叶,初春开花,叶为心形厚革质,多分布在北方。
二:苏木科羊蹄甲属紫荆花
【学名】Bauhinia blakeanaDunn
【特征】花大而艳,常绿乔木花叶同在,深秋开花,叶尖深裂近三分之一处,叶质一般为纸质叶。多分布在南方特别是岭南。
栽培种类
白花羊蹄甲:为紫荆的变种,花为白色。
巨紫荆:植株呈乔木状,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则达40厘米;叶片硕大,绿色,较厚,呈革质;花色紫红,花朵稍大,花期3至4月。原产中国的南方地区,耐寒性较差,而且开花较晚。
加拿大红叶紫荆:株高4至5米,枝干黑灰色,有浅色的皮孔。新叶紫红色,老叶夏季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叶面为铜褐色,若光照不足则转为绿褐色,到秋季叶色则为红色,叶背为淡粉色。花先于叶开放,4至10朵簇生成短的总状花序,老干、新枝、短枝均可着花,花冠蝶形,玫瑰红色,花期4月。荚果条形,扁平,8至9月成熟后呈红褐色,内有近圆形的种子,但花后结果率不高。
与普通紫荆相比,加拿大红叶紫荆除了叶色为紫红色外,其他区别还有:其树干颜色较深,呈灰黑色,而普通的紫荆树干颜色较浅,为灰白色。花柄较长,花朵较为稀疏,不像普通紫荆那样密密匝匝呈团簇状,紧贴在树干上开放,而是稍微下垂,疏密有致地开放。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Ltingting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5826606.htm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598623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