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6日,12名河北省贫困山区学生和15名广东丰顺县贫困学生来到广州,参加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在3天假期中,他们分别住进了荔园小学27名少先队员的家中。贫困小学生吃不惯家长们精心准备的大餐美味,每天最想吃的还是面条馒头和野菜。其中住在高咏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愿意吃饭,她悄悄地问高咏思:“今天我已经吃了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啊?”原来她在家乡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本段摘自《信息时报》
这样的疑问让人心里无比震撼,然而这就是一种无情的现实,让我们这些日食三餐者脸红。全国每年用于公款招待吃喝开支高达2000亿元,这些数字,谁有勇气向这些饥肠辘辘的孩子们披露呢?
对于他们来说,吃顿饱饭便是奢侈,整年见不着自己的爹娘因为他们都常年外出打工,他们不知道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不知晓城市里的小脚裤唇环脐环所谓何物,他们同样不知晓外面世界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他们渴求读书却买不起一支铅笔 。他们羞涩的接受各地所谓善人的采访,期待所有的一切会因他们而有所转机,我们同情 我们流泪,我们象征性的捐款,而所谓的政府部门,在镜头前肆意宣扬他们的深切关怀 。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有个新书包、有只可以写字的铅笔、可以上学、逢年过节希望爸爸妈妈在身边......对于更高的要求,也许他们从来没想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不知喊了多少年,在“希望工程”的阳光洒遍大江南北的时候,记者问孩子,为什么打着赤脚?孩子脸上没有一丝抱怨,只是笑着回答:“脚冻坏了可以自己好,鞋子穿坏了就要大人花钱买”。
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贫困山区孩子保留着一颗善良纯净的心,面对贫穷仍然笑着默默接受,正因为没有世俗物质的污染,所以他们的眼神总是清澈透明。
爱没有国度没有界限,更没有大小也没有理由再等待......当我们可以随时在布施他人的同时,我们是幸福快乐的,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希望世界多看贫困山区一眼。
我的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85128661.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