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九寒冬时节,不少农民为找不到致富门路惆怅,而郯城县马头镇万高册村农民靠家庭剪纸工艺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每到春节,华东地区乃至东北三省等 地的城乡居民都习惯把用五色纸凿制的挂门笺同春联一起贴在门窗框上祈平安盼吉祥,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在鲁南苏北,万高册村制作的门笺,以品种繁多、选纸讲究、做工细腻、价格合理而畅销高密、寿光、临沂、徐州、连云港、吉林、黑龙江等地。
制作挂门笺是万高册村农民的传统项目,在该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全村家家都会这门手艺。历经代代相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门笺花样品种越做越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随着门笺的刻花、镶字等工艺的不断创新,使浓厚的乡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风味,名声大振。1998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该村依靠民间传统文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消息,就连广州、福建等地客户大受其益。全村每年刻制、粘贴门笺120多万套,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其中80多个加工、销售大户年收入万元以上。据凿制、销售门笺大户张乃苍介绍,前几年,他家每年制作门笺二三万套,对外批发大号的每套1元多,一天就能挣100多元。每年除了农忙就凿制挂门笺,尤其到了冬闲,民间传统文化就更“火”了,全村没有人外出打工,因为凿制门笺这门手艺活不累,男女老少都能干,比外出打工不少挣钱,同时又能照顾好农田和操持家务。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邻近的张高册、仇高册、盛村、小马头等村100多户农民也都学会了剪纸工艺,使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