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自然保护区

家乡区县: 湖北省广水市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南部地区,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西与崇阳县相交,北与通山县的横石镇相连,东与通山县的太平山林场相接,地理位置为东经114º23ˊ35″~114º39ˊ48″,北纬29º19ˊ27″~29º27ˊ08″,总面积16608.7公顷,其中核心区6697公顷,缓冲区4023公顷,试验区5888.7公顷。保护区于1981年经通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属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人文景观(九宫山是道教名山;又是清末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处)及第四纪冰川遗迹。

自然保护区地处幕阜山系九宫山脉中段,经过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奠定了本区的现代构造轮廓,保护区内山高谷深,坡陡谷狭,岭谷相间平行排列,在冰川、流水和风化等外力作用破坏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山地貌景观,海拔在117-1657米之间,北缘河谷海拔仅100余米,最高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边,夏季湿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具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由于自然条件复杂,雨热同季,故本区森林植被繁茂,孕育了较多的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和我国特产树种。

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209科857属1983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74属370种,裸子植物6科19属39种,被子植物共168科764属1770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和钟萼木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金钱松、水青树、鹅掌楸、连香树等22种。本区药用植物据查有500多种,著名的有黄连、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八角莲、天麻、七叶一枝花等。保护区还有脊椎动物25目72科172属260种,其中哺乳类7目20科48种,鸟类15目38科146种,爬行类2目8科26属39种,两栖类1目6科8属27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华南虎、云豹、豹和金雕等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虎纹蛙、白鹇、小天鹅、小灵猫等34种。森林昆虫980多种,隶属于24目182科592属,其中以害虫为食的天敌昆虫占一半以上。保护区内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极蕴内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姗姗73(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