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含大豆、薯类,下同)、经济作物、其他作物(蔬菜)和少量绿肥作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9—1957年,平均每年播种379.75万亩。由于蓄洪耕地面积减少,1958—1980年,平均每年播种277.12万亩。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复种面积扩大,因而1981—1985年总播种面积平均每年288.54万亩,比1980年前提高4.1%。
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值1949—1980年平均占总产值的81.8%,比重大的原因,主要是强调以粮为纲,忽视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1959—1960年种植业总产值比重竟高达95%,林、牧、副、渔业几乎丧失殆尽。1981—1985年,调整大农业的不合理结构,注重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使农业结构趋于合理,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到75.6%。
2010年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86.5万吨,增长2.1%;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63%。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认证11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会龙”牌辣椒被评为省级名牌农产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3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大亚集团被认定为“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新增有效节水灌溉面积1.56万亩。蒙洼安全建设工程和淮河滩地移民迁建进展顺利。认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92万人的安全饮水得到解决。农村“一池三改”项目顺利实施,3058户群众用上沼气。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荣获“全省林业发展十强县”、“全省‘十一五’绿化先进县”和“全省优质柳编产品生产示范区”称号。
2011年实现农业产值70亿元,年均增长4.5%;粮食总产87.8万吨,年均增长5.8%;规模养殖比重年均增长5.5%。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59个。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