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情难舍30年 ——访太公香传统手工艺传人

家乡区县: 潍坊市昌乐县

今冬腊月里的一个上午,天朗气清,暖阳高照。记者走进了营丘镇古城村,见到了太公香制作传统手工艺传人滕木山。他正忙着将做好的太公香成捆扎好,放进纸箱里。

太公香传统制作手工艺是整个村子流传下来的老手艺,如今,村里差不多只有滕木山还在坚持这个手艺。

“从我爷爷那一辈,家里就开始制作太公香,可以说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我17岁时开始制作太公香,一干就是30年。”滕木山告诉记者。

30多年前,村里有十几户制香的作坊,很多人都会制作太公香,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老人都已经不再制作了。现在,村里只有滕木山等仅有几户每年还坚持制作太公香,坚守着这份传统的手工艺。用他的话说,“30多年,已经形成习惯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不做太公香总觉得缺少点年味儿。”

随后,记者来到了滕木山制作太公香的小作坊。房间里晾晒着一盘盘整齐的太公香。“这小小的太公香看起来简单,制作起来可不容易。从备料到制作,从晾晒到成捆,一点儿也马虎不得。”滕木山告诉记者。这一盘盘太公香满载着他一辈子制香的回忆,也承载着祖祖辈辈的手工技艺与当地民俗文化。

尽管机器流水生产的香对这个传统老手艺有一定的冲击,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用这种传统的太公香。也正是传统,才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让人倍感亲切。“过年老百姓一般都会买几捆图个吉利。我的两个女儿都忙着工作,儿子也在武汉读研究生,从我这辈往后,再也没有人学做太公香了。我担心这一传统手工艺失传,才年年做下去的。”说到这儿,他眼神中似乎充满了遗憾。

Lim Mong(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