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办好道路、教育等十件惠民实事。2013年,我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教育惠民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县经济开发区(宝城街道)管庄小学,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经过多次整修改造,但落后的硬件设施已经不堪重负,学校293名学生仍在陈旧的校舍内上课学习,而随着2013年十件惠民实事的推进,他们即将告别旧校区,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校园。县经济开发区(宝城街道)管庄小学校长付喜顺告诉记者:“我们管庄小学校园狭小,设备陈旧,虽然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改善,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师生们都迫切地希望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我们的新学校目前主体已经施工完成,2014年清明前后就能搬进去了。”
据悉,付喜顺所说的新校,就是开发区中心小学、幼儿园项目,这是我县2013年十件惠民实事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0亩,投入资金4000万元,可容纳2000多名学生同时在校就读,目前项目已进入外墙处理、室外管网地面整修,2014年五月份即可竣工投入使用。
“中心小学、幼儿园项目全部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设计施工,建成后,于刘小学、黄埠小学、管庄小学及相应幼儿园整体迁入,配套服务管庄社区,辐射带动东西管庄、黄埠等16个村、3200户,以及开发区内的英轩重工英才花园、同乐花园等住宅小区和各大企业。”县经济开发区(宝城街道)教管办副主任刘正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2013年,我县完成了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建设41处,其中新建2处,改扩建39处,超额完成了年度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目标。实验中学、实验中学小学部、开发区小学3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时,营丘中学、红河中学等农村中心初中建设、剩余39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也已全部完成。一系列惠民实事的逐步完成,极大地提升了我县整体办学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