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25岁时被拐卖到农村 丈夫29年后陪她寻亲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11月30日,54岁的黎松枝站在钦州防城港交界的海边,眼睛有些湿润。眼前的一切,她既熟悉又陌生。

1985年,时年25岁的黎松枝被人贩子从广西拐卖到河北张家口的农村,从此与父母、姐弟失去了联系。2014年11月,她回到广西寻亲。当她再次站在曾经生活了25年的土地上时,29年前的记忆却与眼前的景色完全对不上。

曾经的家虽然没有找到,但普通的南宁市民,热心的寻亲志愿者……让她感受到了家乡人的温暖。

被卖河北来到农村当媳妇

1985年11月的一天,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农村老宋家突然来了喜事,邻村的媒婆来到了宋家,愿意给宋家35岁的大儿子宋江海说一门亲事。

因家里穷,大儿子娶不了媳妇的老宋家正为此事发愁,听了媒婆的话连忙答应下来。几天以后,3名中年妇女领着一位姑娘来到了宋家。问起姑娘姓什么?家是哪里的?3名中年妇女一问三不知。媒人最后告诉他,这个姑娘是从广西买来的。

很快,这件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宋家从广西买了一个新媳妇。最初几个月,新媳妇几次想逃离宋家,但最终因为没有钱、没有吃的,又回到了宋家。过了些日子,新媳妇也不再想逃跑了,而是跟着宋家人下地干起了农活。

第二年,买来的这位媳妇为宋江海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生活中宋家人发现,新媳妇不认字,除说一口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和地名外,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脑子似乎有点不好使。

宋家人不知道,新媳妇说的语言,是广西钦州、防城港一带的白话。她的名字,后来被大家翻译成“黎松枝”。宋江海说,其实这些年,他们一直想为黎松枝找到家,但因为生活贫困,孩子又小,无暇顾及。

随着时间推移,黎松枝也学着村里人,说起了涿鹿当地的方言。

然而,为黎松枝寻找父母,为两个孩子寻找外公外婆的愿望,并未从宋江海心里抹去。近些年,宋江海家中的光景好了些,孩子也长大了,2014年11月份,宋江海向黎松枝重新提起了寻亲的想法。

再踏故土靠模糊记忆寻亲人

今年11月25日,宋江海带着妻子和两位亲戚,踏上了开往广西南宁的火车。

27日到达了南宁,入住宾馆的第二天,宾馆服务员听说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便帮他们联系上了当地的打拐部门。28日,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南宁市打拐办。由于黎松枝无法提供准确的名字,所以未能在户籍系统上找到对应的信息。随后,宾馆的服务员又帮他们联系上了公益组织宝贝回家的志愿者。

根据黎松枝回忆,她印象中家乡有一个集市,位于一座小岛上,每次赶集,都需要坐渡船,过渡的时间不长,花费是2角/人。另外,她记得家乡附近有做水缸、瓷碗的手工作坊。

11月30日,来自防城港的志愿者赏月(网名)和其他几名志愿者,开车带着宋家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钦州和防城港交界的龙门镇、茅岭乡一带。

据当地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这两个地方都有类似的集市和渡口,只是后来推山填海,把路修通了,这些渡口才荒废了。而这附近,也确实有过制作水缸的私人作坊。然而,黎松枝来到这里时,却连连摇头,表示这并非她印象中的家乡。

由于此次宋家人寻亲的时间安排比较仓促。12月1日上午,宋家人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她的心愿希望能与家人团圆

赏月告诉记者,此行并未一无所获。经过当地人的启发,黎松枝能部分回忆起自己的母语。最令人意外的是,她能够用白话说出,其母亲的弟弟,她应该唤作“舅爷”,这是钦州当地的一种特殊叫法。

刘梦美(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