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道口烧鸡”

家乡区县:

产品简介:

         邢台道口烧鸡是河北邢台地区的肉食名品,早在1959年即获河北省食品一等奖;1980年,又被评为河北肉类名牌食品。邢台的烧鸡源于河南道口镇,是道口“义兴张”烧鸡的分支。

产品故事:


       “义兴张”烧鸡起源于河南滑县道口镇,后传至邢台,故称为邢台“义兴张”道口烧鸡,以区别于河南的道口烧鸡。
  

      “义兴张”烧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但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制作方法和配料上,与一般做法差不多,到一七八七年(乾隆五十二年),在道口经营烧鸡的张炳,偶而遇见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厨师的老朋友,其友附耳对张说:“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并说出了陈皮、肉桂、豆蔻、丁香,白芷等八味中药及用法,并叮嘱切勿外传.张炳如获至宝,如法加以泡制,果然与众不同。后来,又经过苦心钻研,反复改进,烧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饶鸡,随之生意兴隆,远近闻名。因创始人姓张,故铺号定为“义兴张”。
  “义兴张”道口烧鸡传至邢台,是在一九三八年七月间。张炳的第七代孙张长荣和徒弟卢玉俊等七人,为谋生从滑县道口投亲靠友来到邢台,做些烧鸡出售。当时邢台正在日军占领下,民不聊生,生意冷淡,仅可糊口。一九四五年九月邢台解放后,张长荣、卢玉俊等在邢台市定居,那台的“义兴张”道口烧鸡,才正式开业。
  
  在“文化大革命”中,邢台“义兴张”道口烧鸡也遭到了林彪、“四人帮”的催残。一九七二年,张长荣师傅病故,其长子张恒久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调到其他行业。跟随张长荣师傅学艺四十多年的卢玉俊老师傅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精湛的制作技艺,他所料作的道口烧鸡,始终保持着“义兴张”烧鸡的独特风味,  粉碎“四人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饮食公司恢复了邢台道口烧鸡的营业。重新撰写了牌匾,刷新了门面,使这一传统古老的珍馐佳肴得到了很大发展。年销量由私营时的一万余只猛增到五六万只。邢台道口烧鸡以鲜艳的色泽和浓郁的异香,吸引着广大顾客,广销省内各中、小城镇,并远销北京、天律、山西、山东等地,在华北地区享有盛名。来邢参现游览及过往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邢台道口烧鸡。逢年过节,走亲串友,更是竟相购买。食过的人无不翘指称赞。

产品特点:

      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淡可口,味有异香,清口利痰,肉烂熟透,用手轻抖,骨肉即分离,凉热皆可食,味美如故。

材料:

鸡100只  食盐2~3千克  砂仁15克  豆蔻15克  丁香3克  草果30克  陈皮30克  肉桂90克

良姜90克  白芷90克

 制作方法:

1.选料:须用生长半年以上、两年之内的嫩雏鸡和肥母鸡,重量在1~1.25千克的健

康无病之鸡,病、死、残之鸡一律不用。  
 2.宰剖:将活鸡宰杀,放净血,趁鸡体末凉时即入58~60℃的热水中浸烫,煺净鸡毛

,技术熟练者每分钟可煺净1只鸡。然后洗净鸡体斩去鸡爪,在鸡颈上方割口以切断食

管、气管,在鸡臂部开7~8厘米口子,取出内脏,割去肛门,拉出气管、食管冲洗干净

。   
3.整型:先用利刃将鸡肋骨、椎骨中间处切断、按折,选一段高粱秆,放鸡腹内,撑

开鸡身;再在鸡下腹脯尖处割一小圆洞,将鸡腿交叉插入洞内;两翅交叉插入腔内,使

整鸡成两头尖的半圆形,洗净后悬挂,晾干表皮水分。 .
 4.油炸:把晾好的白条鸡均匀地涂上蜂蜜水 (水和蜂蜜的比例为6:4),然后入150

~160℃的热油锅内翻炸约半分钟,炸至柿红色即可。   
5.卤煮:将鸡按大小顺序摆于锅内,加上煮鸡老汤,对入盐水,放入药料袋,上用竹

箅压住鸡身,使汤浸到最上层鸡身的一半,先用大火将汤煮沸,加入约12克硝,改小火

焖煮约3~5小时(时间依季节、鸡龄而定),即可出锅。   
6.捞鸡:捞鸡时先备好专用工具,手、眼配合好,一只手用叉子夹住鸡颈,另一只手

用双筷端住鸡腹内秫秸,迅速离锅放好,以保持鸡型完整。

推介理由:

     好东西要跟大家分享,如此美味的道口烧鸡可不要错过哦!!!!

 

 

 
╭ァ安于现状(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