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风情”民间私伙局展演甚至吸引了港澳地区的私伙局前来参赛。目前,荔湾有私伙局团队78支,其中能为群众进行演出的团队则有40多支,为何荔湾区的民间私伙局如此活跃?
群众基础好 荔湾作为粤剧的发祥地,有粤剧艺人的精神祖屋八和会馆,有众多的粤剧名伶故居,2003年还被中国曲协评为“中国曲艺之乡”。目前,粤剧私伙局遍布该区。荔湾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荔湾有私伙局团队78支,其中能为群众进行演出的团队则有40多支,可自娱自乐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政府扶持够 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让荔湾私伙局发展更有保证。荔湾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每年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粤剧粤曲艺术的长期发展;同时,通过给予私伙局演出场地、器材、经费等扶持,调动私伙局多学戏、多演出、多贡献的积极性。此外,该区每两年还举办一届优秀私伙局评选,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
很注重传承 后继有人,才能使私伙局保持生命力。在荔湾,钟情粤剧粤曲的少年儿童被称为“小红豆”。“培养‘小红豆’一直是荔湾区抓好传承曲艺传统文化的工作重点。”荔湾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7年始,该区就采用中小幼衔接“一条龙”方式培养粤剧人才,并对粤剧比赛中获奖的中小学生给予升学优惠。
如该区的光扬幼儿园、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和广州南海中学、广州第四中学等各级学校,都设立了粤剧培训班。多宝“小红豆”粤剧学校作为广东省第一个街道少儿粤剧培训机构,自1986年创办以来,先后培养出600余名“小红豆”,使“南国红豆”后继有人。同时,以荔湾区少年宫少儿艺校粤剧曲艺班为基地,选拔全区优秀粤剧苗子进行培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