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 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为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文化市场监管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水平,实施更为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部决定大力推进文化市场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化应用,通过信息化促进流程规范、业务衔接,通过网络化实现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用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及服务平台。根据工作计划,文化部自今年8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开展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工作,截止今年年底全国预计上线地市将达到335个。随着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将逐步实现全国的数据共享,形成全国文化市场信息资源库,一方面在准入审批逐渐取消后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数据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一户一档的设计,作为文化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为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审批权下放要和落实责任同步进行,放活的同时监管要到位。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推进信息共享,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主体信息。建好用好技术平台,监管范围延伸到哪里,信息收集就要到哪里。这是真正的事中监管。
为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监管及服务能力,我市文化部门积极开展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应用工作。5月23日我市举办了“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培训班,确定平台应用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部署开展平台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工作,并播放平台架构、具体操作示范的视频。平台应用的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并都上机进行了实际操作和试录入练习。培训过后,各级平台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立即开展相关基础数据的收集、录入工作,在省文化厅规定的时间前完成自身有关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并认真校验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9月15日至9月19日,派员参加了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在山东省临沂市组织的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培训班。山东培训班结束后,在大队具体工作人员自身熟悉业务系统,熟练掌握平台操作的前提下,于9月29举办了全市“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培训班,完成相关设置及角色授权,部署上线准备工作。
我市作为全省参加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7个先行点之一,近期将经文化部批准后联网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平台建成后,与我市已建立的网吧视频监管平台形成互动,更加推动我市文化市场的管理向前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