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引入民资“唤醒”尘封老建筑“外江梨园公所”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75后潮州文化粉丝出资重修“外江梨园公所”,让其成为潮州文化旅游新景点
当外地游客踏入潮州古城,来到上水门街一处牌匾标注为“外江梨园公所”的建筑时,均为其潮乐缭绕及茶味溢香而流连驻足。原来,这处潮州文化旅游新景点创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经修葺一新最近重焕光彩。
10月28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营了解到:“外江梨园公所”本次的修葺及重见天日,是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引入民资,探索“官民共管互惠”这样一条发展潮州旅游文化全新之路的新举措。
生于1975年的潮州文化铁杆粉丝、民资重修“外江梨园公所”的策划人林伟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茶香袅袅中,这名70后“后生兄”打开话匣子,一抒自己“试水”潮州文化旅游,翻新晚清潮戏梨园基地的“心路历程”。
自筹民资翻修公所
林伟强是地道潮州人,对潮州文化十分感兴趣并深入研究过,尤其对“潮州功夫茶文化”青睐有加,他发现,包括福建、云南等产茶地的旅游景点都会开辟固定场所弘扬当地的茶文化并推销,家乡出名的潮安凤凰山单丛茶品牌,在推销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放眼潮州全境,这类场所仍然缺位,“这是我认为潮州旅游、潮州工夫茶文化之遗珠小憾,所以,我曾对茶明志,时机成熟时一定要为潮州功夫茶文化的弘扬做点什么。”
今年7月,他徜徉于潮州古城区,当漫步到上水门街中段时,忽见一座不起眼的旧建筑前围了几个人在“点评”,他上前一问,原来是当地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处准备翻修的文物类建筑进行翻修前调研。他参观了一下,灵光一动,立现曙光,契机来了。
他很快与潮州市文物旅游局取得了联系,选择了外江戏梨园公所作为合作平台,并很快达成了“民资注入重修官方文物景点”的相关协议,此举在当地实属罕见。
外江戏梨园公所是什么来头?林伟强查阅史料获悉,清光绪末叶,潮州府城有潮音戏等域内外戏班二百余班,除当地主打的潮剧外,还包括正音、白字、西秦、外江戏等四种,外江戏班鼎盛期就在潮州上水门街繁华地头兴建了这处“外江梨园公所”作为这一剧种在潮州府城里的“大本营”。
在潮州市文物旅游局及权威专家的指导合作下,林伟强自筹民资翻修了该公所,历时两个月,9月下旬已基本成型,国庆节开始“试水”迎客,一时好评如潮。10月10日当天,主题为“从心出发”的潮州外江梨园公所重新开放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开幕,这处在古城角落里沉寂逾百载的潮州“外江戏大观园”终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注入潮州茶文化魅力
潮州功夫茶文化代表着一种浓郁的家乡情怀,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功夫茶。熠熠生辉的古建筑重光外,林伟强知道,除了硬件外,还必须有软件融入才完美,“软件”就是公所原先已有的戏剧元素之外,还必须“嵌入”能彰显潮州各领域文化魅力的潮州文化元素,包括自己心仪已久的潮州功夫茶文化。
他首先在公所里打造出凤凰山单丛茶专属茶文化展示及交流平台,辟出专门空间让游客深入了解这地方特色传统茶道,包括引进了潮州功夫茶艺表演、经典潮州戏曲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传统的潮州工艺作品也先后应邀现身梨园,展示潮州文化艺术风采。此外,多个功能区域还包括供游客免费参观的潮州传统工艺文化展区,展出包括潮州木雕、潮绣、潮州陶瓷、潮州手拉壶在内的多种传统文化工艺形式及精品实物。
林伟强告诉记者,今后还将在市文物旅游局主导下,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精彩的功夫茶艺表演、潮州戏曲欣赏和对茶文化的解读,带动游客共享“外江梨园”的历史文化魅力。

小棉花(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