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城是我区最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这里有孙子故园,有古城墙,有古护城河,有古海子,有许多古代遗迹。在县城规划、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惠民人一致认为:要在“古城特色”和现代气息结合上做文章。 惠民县城自北宋崇宁元年工部尚书牛保奉诏筑城,九百多年以来历为州、府、县衙驻地,昔日惠民城,城高池阔,四门巍峨,府衙森严,街巷交错,另有遍步城区风格各异的“三台”、“八大阁”、“八大景”、“十二钟楼”、“十四庙宇”等古典建筑交相辉映,名扬鲁冀。后因许多历史原因,城内古建筑被拆扒殆尽。但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历史遗迹,仍使惠民县城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惠民的城市建设支持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实际相结合,城市化特点上以古城的特色为主;其次,古城的特色建设与园林式建筑相匹配,惠民县城是历史上的重镇,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注意挖掘古迹,开发古海子和护城河,这是惠民县城独一无二的;第三,做好孙子这篇大文章,提高惠民县的知名度。在具体运作方面,他们认为,必须思想大解放、规划大手笔、建设大动作、管理大力度。思想大解放才能提高城镇档次;规划大手笔,是指让森林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在林中、林在城里,将惠民县城规划建设为森林、绿地、景点、雕塑、古城文化、现代广场、公园、湖泊、居民小区融为一体的休闲娱乐生态化城市;建设大动作,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二是规划区域吸引本县农民进城投资,三是变城中村为城中城,增加城市空间;管理大力度重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围绕这一思路,近年来,他们加大了旧城改造的力度,按规划开发城区街道,形成三纵五横的交通网络,搭起了大县城的框架。今年,惠民县将重点进行县城东出口的改造、文安东路的开发、城中村的开发、文安西路建材生资大市场建设。开发挖掘古城文化,始终是惠民县城建设的重中之重。一、孙子故园周边开发今年全部铺开;二、进行孙子故园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孙子书院,建设孙子博物馆;三、钟楼、鼓楼、红楼等到配合城市景点建设搞起来;四、继续搞好护城河的开发。届时,一个古色古香、又颇具现代气息和惠民县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孙武古城旅游区是以孙子文化为主题,通过护城河环城水系将孙子兵法城、武圣园、古城公园、武定府衙等景点有机串联,形成大景观旅游区。孙武古城旅游区涵盖了兵学文化、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绿色、水等元素。 旅游区包含了孙子兵法城、武圣园、古城公园暨护城河环城水系、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暨武定府衙、孙子故园等多个景点,能够汇集在一起,有很大的难度,但汇集成功,效果也是明显的。尤其是通过惠民县委、县政府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孙武古城旅游区已经成为惠民乃至滨州的城市品牌和窗口。
孙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墙遗址为依托而修建的华夏兵学第一圣殿,重在弘扬兵学文化。孙子兵法城由十五组四合院和南北广场组成,较全面地展现了深奥莫测的兵法思想,使游客在游览中深刻体味到传统兵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部分为孙子兵法文化展示区。由武圣府、武圣演兵场、八阵馆、古代兵器馆等景点组成。 第二部分为宋代城镇观光区。主要包括宋城墙及北城门、护城河等景点
武圣园 总占地面积27公顷(405亩),其中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武圣园共设置“银河飞瀑、武圣湖游乐园、得水园、城隍庙、玉皇庙、兵器展“六处主要景点,并辟有”“山水园林、长廊”等游乐场所。
古城公园,全长1400米,融入了宋城墙、护城河、海子等诸多古城元素,故而得名古城遗址公园。古城公园分为古城墙保护区、生态垂钓区、高档度假区、传统风貌居住区四个主题景观区。设计理念上强调了本土文化风韵的挖掘、文化景观开发、生态和历史脉络延续,不同的角度展示古城惠民的地域文化、古文化、孙武文化
武定府衙的主要建筑均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大门坐落在中轴线的最前端,包括大门主体、撇山影壁(八字墙)、旌善亭、申明亭、照壁、辕门、狮子等,是古代衙署建筑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衙署的标志性建筑。,是对古城曾经作为武定府驻地的恢复性工程,包括中路的大门、仪门、大堂,东路的土地庙、东官 厅、东花厅、财神庙,西路的西官厅、西花厅以及辅助设施等,建筑风格为仿明建筑。
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园位于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1893年),历经战争洗礼和政治运动冲击,主体建筑保护完好,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