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吕范

家乡区县: 安徽省太和县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今安徽太和人),是三国时期东吴势力的将领,官至前将军、扬州牧,追赠大司马。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学过中国历史,我们知道吕范是奠定孙吴集团基础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是孙策手下的一员干将,参加了很多重要的战役,并立下大大小小的功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向孙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受到采纳后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对吕范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刘氏:"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

孙权:"昔管仲逾礼,桓公优而容之,无损于霸。今子衡身无夷吾之失,但其器械精好,舟车严整耳,此适足作军容,何损于治哉?"、"吕子衡方吴汉"、"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好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避袁术自归于兄,兄作大将,别领部曲,故忧兄事,乞为都督,办护脩整,加之恪勤,与吴汉相类,故方之。"

《三国志·吕范传》:"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脩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于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吕范以旧臣任用,若范之越隘,得以吉终,所遇之时殊也。"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吕范迁任大司马,可是印绶尚未下发便因病逝世。孙权为其素服举哀,并遣使者追赠印绶。在回建业的路上,孙权经过吕范坟墓,仍忍不住悲呼:“子衡!”并且泪流不止。孙权回都后,更下令以太牢之礼(猪、牛、羊三牲齐备谓之太牢,是古时天子祭祀社稷天地所用的大礼)祭祀吕范。

      不管历史是怎样评价的,毋庸置疑的是吕范是忠诚为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他的老乡,我为他骄傲,他是我人生永远的榜样。

梦中的普罗旺斯(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