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客家“半餐” 知多少

家乡区县: 韶关市翁源县

客家人称点心为“半餐”,已可当主食,又可以当零食或折攴充饥,所以叫“半餐”。客家半餐有多少?就算是本地人,一时也难以说得清楚。笔者为此收集记录了一些,相信仍有遗漏,有望后来者补之。

在客家人群里,大米除了作主粮食用外,还能够将其加工制作岀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精美的、或简单的食品,以丰富人们的美食。点心半餐的原料除了用粳米制作加工外,还可用糯米、和其它杂粮进行加工制作。现将有关的种类和品种介绍如下:

粳米类
一、油炸品种 油罩糍、豆仁糍、鱼仔糍、萝卜糍、咸油糍、芋头糍、薯仔糍、咸煎饼、爽确糍、开口枣、米橙块等
二、蒸煮品种 发糕糍、米饺、钵子糍、萝卜糕、卷筒糍、面托糍、米糆、薯糆、蕉芋糆、鸡爪粉、对破糍、菜包糍、千层糍、镬底糍、酿米酒等。
三、烘烤品种 冰花饼、鸡公饼、鲤麻饼、老嫲饼、老鬼饼、滿仔饼、盲公饼、竹筒饼、术子饼、大饼、崩牙饼、月光饼等。

做角子

冰花饼

糯米类
一、油炸品种 甜油糍、咸油糍、糖环、咸、甜兰花根、空心果、小光棍、小冬果、奇香牛耳朵、糯米鸡等。
二、蒸煮品种 钵子糍、水圆糍(汤圆)、千层糕、碓嘴糍、糯米饭、糯米让豆腐、糯米让大肠、糯米让猪肚、大肉粽、鸡肉粽、五仁粽、白粽、菜让艾糍、麻糖艾糍、酿糥米酒等。
三、烘烤品种 糖镬底糍、咸镬底糍、灰水糍、对破糍、米橙等。

糯米鸡

做棕子

杂粮及其它类
一、油炸品种 煎薯片、煎芋片、煎油条、煎牛藤糍、煎高烧圆、煎豆腐、煎肉圆、煎小鱼、虾、煎腐竹、煎花生、煎扁豆、煎猪皮等。
二、蒸煮品种 粟子饼、番豆仁糍、豆橙、生薯片、熟薯条、酿杂粮酒、番薯饴糖、包粟饴糖、麦牙糖等。
三、烘烤品种 煨番薯、煨木薯、煨蕉芋、煨芋头、煨栗子、煨包粟等。

煎小鱼

晒薯干

客家人常过的农历节日及应节食品:
春节 杀猪、宰三鸟、剁肉圆、做半餐、穿新衣、放鞭炮、舞龙、舞狮。
正月十五 闹元霄 闹花灯 食水圆糍(汤圆)。
二月二 春社 上坟 做艾糍、打菜包。
三月 清明节 上墓 做灰水糍、梭子糍。
四月 开耕节 做灰水糍、煎油罩糍。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包粽子、染红蛋、杀鸡鸭、打肉圆。
六月 尝新禾 煎油糍、做灰水糍。
七月十五 中元节 敬鬼日 包粽子、蒸糍、做饼。
八月十五 中秋节 赏 月 做月饼、杀鸡鸭、打肉圆。
九月初九 重阳节 煎油糍、蒸发糕糍。
十月十三 十月关社门 做糍、做饼。
十一月 冬至节(祭祖) 做糍、杀鸡鸭、打肉圆。
十二月廿八日 过小年 打鱼塘、杀大猪、做半餐。

染红蛋

打肉圆

客家人是南迁的民族,过去因贫穷落后,应节食物多为自已或本地所岀产。因此,就地取材或因陋就简,所制作岀来的食品比较简扑、厚实,亦注重营养和耐饱质量,更多的是讲求经济实恵。

“半餐”已是应节和送礼的佳品,又是行军打仗及野外劳作的食粮。从人体营养需求而言,乡民的生活水准很低,多以素食为主,肉类很少,故每个月有个节日以各种食品的搭配,来补充体能消耗所需的营养能量,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营养调配方法。

由此证明客家人的祖先在饮食上,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创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糍糍饼饼来丰富生活,已调剂人们的食欲味觉,又能依时对身体进行营养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客家饮食文化内涵。在继承和发场祖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客家人结合自已的资源条件,创造岀适合自身的饮食文化,而成为世代相传的地方特色的食品

春天的颜色(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