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利郑公滩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东县

“郑滩沧波”为旧时丰利十景之一,位于镇之北郊,占地180亩。据史载:明朝李贤奉皇帝敕令,编撰《一统志》,收集天下舆地,以充史料。书中收载了丰利郑公滩。注文曰:“如皋东北丰利场,宋富弼判扬州,筑以习水战。”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彦国。才华出众,于庆历初,主持皇帝圣命的制作。是时契丹国屯兵边境,遣使要求割地。富弼奉命谈判,力拒割地,陈述和、战的利害。契丹理屈词穷,被迫退兵。富弼为大宋江山解除了一次军事危机。仁宗赵桢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后来英宗赵曙召其为枢密使。宋朝的枢密使是管理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与宰相位相当。李贤《一统志》云:“富弼判扬州”,所谓“判”,即高官兼低职。是说富弼官居枢密使,是中央级的长官兼管扬州。

富弼身为枢密使,执掌军事大权,自然不会忘记契丹屯兵索地的亲身经历。深知国家强盛,必须练兵强武,加强国防。宋时丰利属扬州,为海防重镇之一。于是富弼亲自主持了丰利习水战基地的建设。《丰利镇志》载:“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富弼以使相判扬州,常驻兵丰利场,以防海寇。但其战船常坏于风涛,富弼遂凿滩泊战船,令军士于滩中习水战”。就在这时,英宗皇帝赵曙加封富弼为“郑国公”。丰利刚凿成习水兵的学习滩,遂被世人称为“郑公滩”。

郑公滩于丰利建利丰盐场之后百年凿成。由于水兵驻防,对丰利商业贸易和渔盐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宗教文化事业的推动更为显著。疏凿水滩的泥土堆积于滩之南岸,堆土成山,面积约20亩,高3丈余。山顶上自东向西先后建成三座寺庙:碧霞宫、净土庵与报国禅寺,均建于宋代。彼时,古寺晨钟、滩水沧波、山水相映、气象万千。富弼选择丰利建滩练兵,是因丰利地理位置特殊,北护黄海,南御长江,内河四通八达,距海堤仅八华里,是一个练兵的好地方。富弼慧眼不凡,在丰利建成郑公滩,留下一所宋代训练水兵的遗址,为海军基地的发展史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佐证。

丰利郑公滩原址在丰利镇北,现为古丰蔬菜一组及丰利古丰农贸市场。站在位于滩中心的柏油路上,向东北望去,虽不见旧时滩水的波涛,但当时操练的情景,先民为国为民流汗流血的雄壮景象,仿佛历历在目。平沙无垠,河水萦带......俨然一幅古战场的画卷,令人景仰。

开心小龟(2014-12-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