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编辑本段
贵阳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13日正式批准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贵阳学院的建立基础是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两所普通专科学校分别有26年和20年的办学历史,都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通过调整、共建、合并方式,优势互补,组建升格为教学型多科性本科学院。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的普通高等学校。 贵阳学院座落在贵阳市龙洞堡科教文化规划区,距离市中心5公里,与贵阳机场、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1200亩连片校园依山傍水,古木葱茏,虬枝杂草,怪石嶙峋,景致天然。规划建设遵循新一轮城市大学“园林式、生态型、数字化”的基本范式,建设风格凸显现代城市大学的特色。贵阳市人民政府计划在2008年内投入6个亿的建设资金,精心打造的贵阳学院基本建设有50余个单体项目,建筑面积将达到28万平方米。贵阳学院还拥有马王庙和文化路两个校区。 贵阳学院由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7个学科门类近40个本科专业支撑,其中工学、理学、文学及其相应的一级学科为重点学科门类。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举。贵阳学院现有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教学仪器设备资产4400万元,生均4000元,配置条件优越的有数字语音室、理化实验室、科技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数码琴房、计算机网络中心、CAD制图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室、学术报告厅等,基础实验室全部通过省级评估达标,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的数控技术中心在设备档次、品种和数量上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3--5年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中,贵阳学院相对稳定现有办学规模,着力于办学层次的提高,突出工学、理学教学仪器设备的重点配置,力争建设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调整部分教学仪器设备,使之配置合理,重点强化,特色突出,达到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000万元,生均6000元,把办学观念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旦求其强,走内涵发展之路。 贵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岗位教授20人,副教授100人,博士4人,硕士30人,贵阳市专业技术带头人11人,讲师160人。 贵阳学院确立了"人才强院"发展战略,把培养和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以及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引进教授、博士和副教授、硕士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贵阳学院广开贤路,绛帐高设,正在会聚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有企业背景并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共创未来。 总长83.8米,总宽9.9米的学校大门,采用大跨度的网架结构体系,结合对称的外墙立面,掀开盖头额贵阳学院大门气势恢宏,手笔不凡,赢得“贵州高校第一门”的赞誉,寓意着新组建的贵阳学院鹏程万里! 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有"森林之城"的美誉。作为林城高等学府的贵阳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并重,通过突出特色强化重点和教育创新来体现其大学精神和价值追求,以优秀的毕业生形成高位就业率,以优良的教育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校容校貌 编辑本段
贵阳学院位于素有中国避暑之都、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州省省会贵阳市。
校区地处贵阳市规划中的东部新城区龙洞堡,毗邻贵阳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距离市区5公里。2008年获“贵州省高校优美校园”称号、创建优美校园一等奖和“贵州省绿化模范单位” ”“贵阳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在环境育人上走贵州高校前列,享有“林城学府.碧绿书苑”之美誉。贵阳学院所有本科教育和行政部门全部集中于此。
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胡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建筑单体完成规划的80%,建筑面积23万㎡,且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被遴选为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赛场。
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以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基本技能和工作能力为主要方向,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能够胜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可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经济、法律等部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修专业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现代西方哲学、中国思想史、社会主义思想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西方经济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法理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具备数学科学与文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借助计算机,通过数学建模,应用所学的系统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从事现行新课改下数学教育的能力和素质的新型的中学数学教师,同时也具备从事科技、金融、工程技术等部门的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修专业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微分几何、近世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中学数学教学法等。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经济金融、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数据筛选、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方法的选用及其设计能力,能在经济金融、科技、教育等部门从事管理、研究、教学的应用型人才。主修专业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运筹与优化、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操作系统、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精算学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以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复合改性为专业发展方向,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在材料、化工、轻工等领域从事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修专业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应用、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橡胶工艺学、聚合物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等、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聚合物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学概论、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工艺与设备、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专业发展方向,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修专业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网络管理及安全技术。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贵阳学院是贵阳市唯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2004年,经教育部同意,由原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贵阳学院。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78年,原址在贵阳市马王庙,原名为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1982年更名为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命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阳金筑大学于1984年由贵阳市政府创办,原址在贵阳市文化路,1995年迁至龙洞堡办学(即贵阳学院现址,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42号);
●2007年,贵阳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从贵阳学院剥离出去,成立了今天的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将具有百年历史的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
师资力量 编辑本段
贵阳学院建立了“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重点引进拔尖的创新人才和能解决技术难题的实践专业技术人才。
教职工控编1093人,现有869人,其中专任教师581人。在现有专任教师中,有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管4人;有正高职称61人,其中教授59人,研究馆员2人,副教授257人,博士47人,硕士373人;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7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贵阳学院“教授·博士”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执行良好,内培和引进相得益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1]
广大教师励教治学,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级108项,市级54项;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和国家体育总局青年项目1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各一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贵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