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儿时记忆里的春节(四)

      上次说到美味的豆沙馅就这样做好了,这豆沙馅做好后,母亲要做的就是等待父亲的粑粑打好。回过头来看父亲父亲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却面带笑容,不时用衣袖拭去额头的汗水。母亲见状,赶紧跑过去帮忙, 只见母亲提起粑粑棍,加入父亲打粑粑的队伍,只见父亲和母亲你一锤我一锤,打得十分带劲,很快,原本还可以看到米粒的粑粑就变成了一团粘粘的粑粑团,当粑粑棍提起的时候,可以看到粑粑欲滴的样子,很是馋人。一会儿工夫,粑粑算是全部打好了,接下来需要把打好的粑粑接出来,只见母亲拿来一个大盆,把刚才蒸好的鸡蛋的蛋黄均匀的抹在盆底和盆边上 ,现在终于明白刚才为什么要在甑子上蒸一个鸡蛋,母亲说,因为粑粑太嫩太粘,在盆上抹一层鸡蛋黄,粑粑就不会粘在盆上了。盆准备好后,之间父母娴熟的用两根粑粑棍在粑粑盆里规律的搅了几下,然后使劲一抬,整团粑粑便乖乖的依附在粑粑棍上被抬了起来放进了盆里,就好像小时候 在学校里面买的搅搅糖。这时,母亲用干净湿毛巾将附在粑粑棍上的粑粑抹到盆里,父亲把抹干净的粑粑棍放入粑粑盆,接来一桶水倒入粑粑盆,把它们泡起来,方便后面清洗。母亲把装有粑粑的盆抬到一张桌子上,再将准备好的馅摆到桌上,开始包粑粑。我搬了一条凳子坐在母亲旁边,等待着这美味的问世,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将第一个粑粑给了我,我接过后,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好久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了,在父亲和母亲都吃完后,母亲又往馅里加了点盐,我有点不理解的问母亲,刚才我吃的粑粑,觉得有盐的,现在再加盐,岂不是会很咸?母亲说,刚才你吃的那个盐味刚刚好,但是剩下这些都是以后才吃,这粑粑放一段时间之后,馅子里面的盐味会慢慢浸透到粑粑皮里面,这样的话,后面吃起来就会没盐味,也就不香了,也不利于长久保存,我这才恍然大悟,又上了一课。

      母亲在包粑粑,父亲可没闲着,他正在熬浆糊,那个年代舍不得花钱在商店里面买现成的浆糊,只好自己熬这种简易浆糊来充当。浆糊是用灰面掺水,在小火上慢慢熬制,待水分熬干,灰面水变得粘稠即可,浆糊可是贴对联的必需品,对我来说,我觉得过年最有意义的事之一便是贴对联,因为贴对联是要将过去的对联撕掉,再贴上崭新的对联,对联代表红红火火,是新一年好运的开始,包括现在也这样认为,当然现在我长大了,每年过年回家贴对联的事都被我承包了。

      我赶紧跑进屋里,将对联拿出来,摆在桌上,数了一下,一共八副,因为我家主要的门窗加起来刚好八个。那时在上小学的我,也认识一些字,便迫不及待的想看一下对联上到底写的什么,好在父母面前炫耀一下(虽然可能不明白对联的意思)......

      未完待续,欲知后事,请见埋藏在儿时记忆里的春节(五)

悠然(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