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着力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家乡区县: 广东省高州市

南方网讯 近年来,高州市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自身历史和地域的优势,切实抓好文物工作,着力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久前,该市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高州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大干部群众历来有保护文物的优良传统。1999年初,该市调整充实了原有的“高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成立了由市有关领导和文化、宣传、财政、规划、国土、城建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高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文物工作领导责任制,扎扎实实开展文物工作。

  认真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了明确文物工作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工作更具科学性,该市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于1999年上半年制订了《高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计划》。2000年,高州市邀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阮仪三教授及有关专家学者到高州实地考察,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高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再次明确了该市文物工作的发展目标。

  多渠道筹集文物保护发展资金。高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从1999年起至2007年,市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抢救维修保护,这项经费占该市财政开支的1.5%。这不包括其他文物事业的投入。200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出席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大会期间,兴致勃勃视察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州冼太庙,高度赞扬了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爱民思想,指示要搞好周边环境,扩大一点,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州以此为契机,决定拆去周边危及冼太庙安全的建筑物3万平方米,建设一个以冼夫人爱国史迹为中心的主题公园——冼太文化公园。目前,冼太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第一期工程已投入资金1500万元。至2003年止,高州市财政共投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资金2200万元。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该市还通过社会捐资和争取上级支持等办法,筹集文物维修保护建设资金。近年来,共为市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电白郡、县城旧址筹集到维修保护建设资金6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旧城”城墙的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建设。大力抓好重点文物单位抢救维修保护工作。近几年来,陆续施工抢救保护维修了电白郡、县城旧址、广东省农民运动南路办事处旧址(南皋学舍)、文光塔、艮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按原貌抢救维修好文物保护单位,增强修旧如旧的效果,在对这些文物单位进行维修前,市政府均请省和茂名市有关专家和领导到现场调研、勘测,并在此基础上由工程设计人员制订维修方案,送省文物、文化主管部门审批后再进行施工。由于组织严密,施工严谨,保证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的工程质量,一批重点文物单位维修工程经省有关专家检查验收,全部符合质量要求。特别是广东省农民运动南路办事处旧址的维修,被省的专家、领导认为是近年来维修得最好的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该市还着手抓好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四有保护”工作制度的落实,即建立保护机构,设立保护标志,建立保护档案,划定保护范围。现在,高州文物保护工作已形成市、镇、文物点三级保护网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个,国家文物共有600多件。

  深入开展文物普查,推进文物科研和文物征集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高州就开始组织文物普查队伍对全市城乡进行文物普查,弄清了全市范围内的文物分布情况,204个文物分布点被收入了省文物地图册。近年来,根据群众的反映,新发现文物点33个。在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文物科研和文物征集工作。1997年,该市成立了冼夫人学术研究会。此后,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研究冼夫人的历史,宣扬冼夫人的功绩,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以来,该市文化局和博物馆先后多次组织力量对市内顿梭镇的古人类遗址、高垌村委会的古民居建筑、潭蒲村委会的古窑址、马贵镇的练公祠、曹江镇的安良堡古民居梁氏大宅、石龙镇的船岭遗址和军事遗址等共12处,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对散落和流传民间的文物,一经发现及时征集回收,对持有者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杜绝了文物非法买卖和走私现象。

  与此同时,该市深入宣传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文物保护政策,努力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依法管理好民间文物,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没有出现文物损毁和被盗现象。相继开放高州冼太庙、宝光塔、电白郡、县城旧址、广东省农民运动南路办事处旧址(南皋学舍)等,供游人参观。经维修的艮塔、文光塔、观山、小观山风景区以及高凉岭冼太庙等,也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每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有力地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keibi(2014-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