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原出《战国策·燕策》,是燕昭王身边一个谋土为他讲述的一个故事,用以比喻珍视人才、纳贤之道的。
战国时期,齐宣王乘燕国内乱之机举兵伐燕,燕国大败,燕王汇聚其执政大臣子之等皆死于战乱。内乱加外患,使燕国四野凋敝,民不聊 生。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继位,决心兴国雪耻,却苦无良策。 一天,燕昭王向郭隗询问治国兴邦之道,郭隗回答说:“想要成就帝业的君主,总是以贤者为师而与之相处;想要建立王业的君主,总是 以贤者为友而与之相处;想要建成霸业的,总是以贤者为臣而与之相处;那种不能安邦定国的君主,则总是把贤者当作奴仆去对待。越是英 明的君主,对待贤者的态度越应该尊敬。这样的国君,谁还不愿意辅佐他呢!” 燕昭王对郭隗说的道理深为赞许,可又忧虑国小力薄,贤才难得,便进一步询问怎样才能招致贤才。
郭隗没有直接回答燕昭王的问题,却 讲了一个故事。说:我听说古时有个君王,渴望得到一匹千里马,便出一千两黄金的高价求购。可是,三年过去了,还没有买到。身边一个 主管清扫的侍臣自报奋勇,请求去为君王买回千里马。国王便派他去了。 他到处访察了三个月才得到线索,可等他赶到时,那马已经死了。他便用500两黄金把那匹马的尸骨买下,回报国王。国王大怒:“我所要的 是活着的千里马,你为什么买回一堆死马骨头,还白白地花掉我500两黄金!”侍臣回答说:“你要的不是千里马吗?如今,一匹死掉的千里 马都要用500两黄金买下,何况是活着的千里马呢。天下人知道了这个 消息,必然都会相信大王您果然珍重千里马。这样,活的千里马不久就 会有人送上门来了。”
果然,不出一年,送千里马上门来的就有好几起。郭隗讲到这,接着便建议说:“现今大王诚心要招纳贤士,那么就请 先从我郭隗身上做起吧。天下人看到象我郭隗这样的人都能被重用,更何况比我更贤能的人呢!这样,哪怕远隔千里,人才也会闻风而至的。” 燕昭王听后大悦,便敬拜郭隗为老师,还立即下令为他修建了华丽的馆舍。结果,不到三年间,苏秦从东周洛阳来到燕国,邹衍从齐国来到燕 国,乐毅从赵国来到燕国,屈景也从楚国归顺于燕国。文武贤才,纷纷而至,一时人才济济,辅佐燕昭王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28年后,燕国终 于富强起来。遂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共伐齐国。齐*王仓惶出逃,燕军一举攻入齐都临淄,烧掉齐国的宫室宗庙,国耻得雪,先仇得报。 可见,珍视人才、重用人才确为治国安邦之本;要想招致才就必须重视人才。郭隗不愧为贤智之士,亦无愧为帝王之师。他用一个千金买马骨 的故事,生动地比喻了招贤纳士之术,辅佐燕昭王树起了爱才和求贤若渴的形象,而贤才之士也从而找到了托身效力之所在。
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 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 现在,河北易县和定兴搭界处,有一个金台陈村。据说这个村就是当年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的地方。
梧桐子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dingxing.html
微博:http://weibo.com/u/505592732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5592732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