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北靠古赵,东临邺城,南接殷墟,位于中原经济协作区中心地带,为晋、冀、鲁、豫四省通衢。磁县方言(磁县话)属于晋语之一,处于晋语区向河北方言的过渡地带,其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词法具有独特之处。
1.方言把驼背称为“探肩”,例:站直了,别探肩。严重的驼背称为“罗锅”。
2.“琉璃gebei儿”是一种形似喇叭的玻璃瓶子,是我小时候的一种玩具。瓶颈细长,瓶壁很簿。口含瓶口吸气吐气,琉璃gebei儿会发出清脆“嘎叭”声。因此,我猜应该写做“琉璃嘎叭儿”。
3.方言“圪挤眼”,意思是眨眼。例:张三探着肩,圪挤着眼。
4.“囊膪”,原指猪胸腹部肥而松的肉,方言引伸形容人肥胖,有贬义。例:张三太胖了,一身囊囊膪。常讹作攮攮踹。
5.今天请工人把冰箱背下楼,我问:一个人行吗?工人说:xingyi啦。xingyi是方言,习惯的意思。我猜应该是“行宜”两个字。
6.磁县方言“把树枝que断”,que应该是撅,普通话读作jue1。
7.餐厅里一对男女要么低头吃饭,要么闷声玩手机。老太君说,他们也不说个话,拿着个手机圪捏捏,圪捏捏。
8.嘟囔,方言为“圪囔”,“圪圪囔囔”,例:圪囔个啥,再圪囔我就不干啦。
9.方言把媳妇读作xiu de(袖的),是媳妇的(xifude)去掉f的连读。
10.磁县也有类似的说辞:吃不了受,受不了说。起不了五更(jing)搭不了黑(he)。吃不了软饭,干不了硬活。”
11.旧时,磁县有四大好听一说,“扯丝绸,摔细碗,新媳妇放屁,鸟叫唤”。磁县人谓买布为扯布。我曾去绸缎庄,扯丝绸的声音清越,与扯粗布的噗噗声迥然不同。《琵琶行》有文“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裂帛,也是扯丝绸。由此可见,听扯丝绸是古今同好,雅俗共赏。
12.磁县说“骂人”为“吷人”,吷,读jue2。
13.磁县人说某人“屁股沉”,不是指其屁股肥大沉重,而是谓其久坐不走,使主人厌烦。
14.磁县农民的段子:本地乡村草台班子演出,乐队弦声清越,声似“弄你,弄你------”,梆子急促相和,“得,得-----”。
15.形容畏缩不前,磁县方言说shangsheguo,大概是“上杀锅”。
16.上世纪七十年代,城里的问题青少年,聚在一起,结成团伙,干些惹是生非,斗殴偷窃的事情,警察称之为“流氓团伙”。团伙的头目通常是个小伙子,团伙成员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姑娘。因为有姑娘,团伙更有凝聚力,更稳定。团伙成员勾引少女有一个专用词,挂货。这个词显然对女性不够尊重,人怎么成了货物?
17.由矮墙围绕的院落,磁县方言称为Guolian(过练)。我猜或许是“郭连”二字。郭是外城,如郭围。连是连接。“郭连”者,谓院墙如郭相连也。
18.磁县人说“把树上的枣kuo下来。”kuo1(括)表示持物敲打的动作。我查不到对应的汉字,有一个“搕”字发音ke,有敲打之义,或许kuo就是搕的变音。
19.表示赞同谈话一方的意见,磁县人说kebener(可本儿),应该是“可不是”的连读与儿化。
20.赤膊光背,磁县方言称为xiedeji liang,有人写做“歇的脊梁”。我认为不妥。“歇的”发音虽说与方言一致,但是字义相差甚远。解,读音jie或者xie,有脱的字义,如解衣推食,解甲归田。因此,写做“解得脊梁”更贴切。
21.蝙蝠,磁县方言读作ye bie hu,应该是“夜蝙蝠”的讹音。
22.形容植物枝叶枯萎,磁县方言称为geyan,大概是“圪恹”二字。又形容病人精神萎靡为“病圪恹恹”。
23.中学语文《愚公移山》有“投诸渤海之尾”一句,老师说“诸”相当“之于”,zhiyu省略中间的iy,连读发音zhu,写做诸。磁县现代方言有很多类似词语,如“后晌”连读发音huang(荒),“姐夫”连读发音jiu(九)。衣裳yishang,省略ish,连读yang(央)。
24.磁县方言把尾巴读作yiba,称头发为Maoyi,大概是“毛尾”二字。《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这只当丢了他牛身上一根毛尾”。
25.早年,粮食低指标,磁县人把槐花、榆钱儿和面粉拌和蒸熟后,用蒜泥、醋、盐调味,称为kuo lei,大概是“苦蕾”二个字。现如今,饭店称“蒸菜”,原料虽然精致,只是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26.磁县方言称蝗虫为蚂蚱,又把其中一种尖头的绿色蝗虫称为“扁担”,以其形似扁担之故也。小时候,我捏住扁担的后肢,“鞠躬。”我命令,扁担立马前仰后合如鞠躬状。据查,扁担的生物学分类为剑角蝗属,又称尖头蚱蜢。
27.小时候,妈妈催我洗脸:车轴脖子黑耳朵,该洗脸了。我犟嘴:好脸不用洗,赖脸洗他咋?“车轴脖子黑耳朵”是本地成语,轴读作zhu黑读he。
28.磁县绕口令:缸盖儿盖缸盖儿盖缸,小磨的拐糠光拐糠。
29.俗话说,三里不同音。广平话把聊天称为“拉呱”,近于山东方言。而磁县称为piede,大概是“拍嘚”二个字,有闲聊吹牛之意。
30.国骂TMD,翻译官对外国人说:这是在问候你母亲。除了妈,奶奶也是个无辜而被国人天天问候的人物。塞北江南,神州大地,地域不同,方言各异,国人几乎问候了奶奶身体的每个部位,奶奶个熊(胸)、奶奶个腿、奶奶个爪、奶奶个嘴、奶奶个腚、奶奶个B-------奶奶个腚,邦邦硬,斤四两,过过秤。
31.本邑各县方言多变化,所谓五里不同音。麦子的读音有三种,mai de(麦的),mie de(篾的),mo de(秣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