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古称西岐,被誉为周礼之乡,是周代发祥之地。岐山广大人民群众世代以祖先的遗风熏陶影响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岐山民俗文化,各种民俗事象世代相传,影响悠久而长远,岐山人讲究人生礼仪,民俗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内涵积淀深厚,人们对民俗活动特别重视。岐山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年俗与民间剪纸
1、过新年贴窗花
为了烘托过年的热闹气氛,岐山人讲究花窗子。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在窗上贴五颜六色的剪纸窗花,既美化装饰了窗户,又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相往来时,欣赏着一窗美景,真是美的享受,给人以春满人间、春色满院、万象更新的感觉。
窗花是民间剪纸的一种,在农村广为流传,其题材广泛,形状多样,大多取喜庆吉祥之意。有小巧玲珑的小窗花,有大方剔透的烟格,有引人注目的四幅合一窗花。有三角形的角花等,各显神韵。题材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每幅窗花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糊花窗子时有八卦花窗。斗方花窗等。在剪作上有对称式的,也有自然整体式的。别具一格的烟格窗花尤其引人注目。它是用各种单色帖纸剪好后,不衬纸直接贴在老式的正方形的36格窗子横头一行6格方窗格上。具有流通空气,透烟采光的作用。
贴窗花时也有讲究,如果家中有人逝世,家中要守三年孝,这三年内不糊花窗子,只在窗子的头一行贴黄色或白色的烟格窗花,其余窗格上贴白纸,以寄托家人的哀思。
窗花的图案有用上辈流传下来的样子复制的,也有随意而剪的。广大农村妇女自剪自用自赏或赠送亲友,在新春到来之前,也有在集镇摆摊出售的。贴窗花反映了人们对过年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求新求美图吉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农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老式小窗逐渐被大玻璃所取代,但也少不了在窗扇玻璃上贴窗花,不过图案比老式窗花大一些。
2、迎新春贴门笺
岐山人大年三年家家户户要在门框上贴春联,门扇上贴门神,门额沿贴门笺。门笺三幅为一套,颜色分红、黄、绿三色,一色一幅,一幅一字,其形如长方形旌旗、外轮廓较宽,下呈穗状。图案内容大多是吉语文字和贯钱花纹组成,如古代流传的传统纹样“福禄寿”、现在演变的“福满门”、“喜盈门”、“新年好”、“新春乐”等。构图精妙,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装饰性强。表达了人们喜迎新春的愉悦心情和美好祝福。3、敬神贴五色帖
岐山人一过祭灶日,每家要“请”(买)家宅六神,大年三年将请到的“天神”、“地神”、“灶爷”、“仓神”、“井王爷”、“马五爷”奉贴于各位上并贴小神联,横额下还要贴上五色帖花。五色帖花为小长方条形,形如旌旗,颜色分紫、红、黄、绿、淡红五色。每色一幅,五幅一套。其图案为贯钱和花纹组成,下剪吊缨,五彩缤纷。贴五色帖花及神联,反映出人们祈求神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连年有余、六畜兴旺等美好心愿。
4、送灯笼赏灯花
岐山年俗正月要走亲戚,走亲戚有“纳礼”和“回节”之分。纳礼一般是晚辈、小辈去长辈家行礼拜访;回节则是长辈家人回访晚辈,给晚辈家的孩子送灯笼。所送之灯笼多是自制的兔、鸡、青蛙、方灯等形状,在灯架上糊上白纸,贴上各种玲珑剔透的剪纸灯花,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孩子们在黑夜里挑上一个图案精美,亮堂堂的灯笼,走街串巷,生动有趣,引人注目,使年气更加浓。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gongchenyu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65943986/home?wvr=5&lf=reg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chenyu1103
梧桐子个人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qish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