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

家乡区县: 南通市海安县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艺才气俱佳名妓的合称。最早记载八艳事迹的是清朝余怀的《板桥杂记》,包括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合称为“八艳”。她们兼具过人的美貌与才华,有着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以在乱世中的侠义气节为人传颂。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艺才气俱佳名妓的合称。明末时南京旧院(高级烟花巷)名妓辈出,盛极一时。当时许多文人在笔记小说和诗歌记录了大量名妓的容貌和风采。譬如万历年间出版的《金陵百媚》品题当时秦淮河诸妓并排定名次;钱谦益与爱妾柳如是作诗无数互相唱和,也为寇白门、顾横波、董小宛等名妓作诗、为文记录;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王月生〉条;余怀的《板桥杂记》中记载了包括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十数位名妓的生平、个性与才艺;冒襄《影梅庵忆语》详述其与董小宛相识、结缡以至小宛病殁的过程。清人张景祁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编纂出版的《秦淮八艳图》中,凭借著秦淮河的历史选出八名最出色的妓女,是为“秦淮八艳”名称之始。此八人为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青莲(小宛)、顾横波、寇白门和陈圆圆。其实当中柳如是出身吴江,董小宛和陈圆圆主要在苏州半塘发展,此三人与秦淮河关系不深,但仍因其美貌及传奇性而入选。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最后一点就是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有谁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呢?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她们的从良,总是以爱情和友谊为择偶标准,但是却历经坎坷。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的悲剧,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的品质。

 

24K小帅帅(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