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的简介

家乡区县: 南通市海安县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光素器巨匠,一代宗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读以充实自身。

1945年后,与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辅、来楚生交往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由江寒汀作画,吴湖帆写词的《石瓢壶》,简洁明快,宜书宜画,流畅舒展,谐调秀丽,给人以整体形象大方、朴素、便利、实用之感。

1955年1月,担负国家礼品、展品的制作任务。完成<提壁茶具>的创作。积极参与紫砂技术革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参加人民大会堂江苏庭的布置工作。

1960年后,顾景舟为改进紫砂专用工具,遍访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鉴定品评。与中国许多著名教授如高壮、冯先铭、孙文林、刘汝醴;画家傅抱石、陈之佛、亚明;陶瓷科学家刘秉诚、李国祯结为至交,为中国陶艺事业的发展积极奔走。

1975年起,为揭开紫砂文化之谜,多次配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的专家教授,跑遍宜兴地区古窑址,开展发掘研究工作,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情况、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

1980年,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写成紫砂工艺二十一讲。

1982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

1985年,他担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积极引导技术人员参加出国展览,并亲自撰写文章、图册,亲手制作作品,将紫砂艺品从商品化宣传上升到艺术品的文化层次。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

24K小帅帅(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