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中的“碛”(音)的意思为浅水中的沙石,黄河水流到这里~~砂石很多河床很高,水流便变得很急~船是无法通过的,旧时候黄河上运货的商船很多~~~所以上游来的商船就只好把货卸下来~~碛口成了货物的中转站,当时也是个非常繁华的古镇
初知碛口,是从吴冠中的笔下。吴老一生三大发现:湖南张家界,山西吕梁碛口的李家山村,以及山陕蒙黄土高原。1989年,吴冠中到李家山采风时评价到:"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太原到吕梁的火车,晚上到的~吕梁外面找了个住的地方,第二天,打车去一个本地人都叫“离石纪念碑”的地方,坐一早去碛口的车,就不用去汽车站了~去碛口的车都是从这里发的。上午到了碛口,看了看黄河就直奔李家山村。一条小河流入黄河,碛口古镇在河这边,山村在河那边。有两条路可以去李家山,走山路或者走沿黄路到村的进山口。我一个人,也没来过,所以没敢走山路,沿着沿黄路到了村口,再沿着小路上山,走了两三个小时才到达山村深处。
我找了一家农家乐,黄河人家,五十一天包吃住,住窑洞。旁边窑洞的是山东艺术学院写生的大学生们,嘿嘿老乡。央视曾经跟踪采访这家人十年,当年也是个名人,房间里都是他们一家与名人、外国友人、各校师生的合影,还有好多为他家小孩子画的像~~~~挺好的一家人~~~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就端着碗蹲在门外面吃~~村里人都这样~~感觉村里气氛好融洽~~
吃完午饭睡了一觉~~就在村里还有村外的山路上开始耍了~~~~中秋时节~漫山遍野都是枣树~枣树很瘦小~但是结的枣却很多~压弯了枝头~~口渴了要从进山的那条路下去才能在山下买到水。其实大部分村民都搬到山下去了~政府不让在山上的老村新建新式的房子,以保持老式民居的风格~~~山上人烟是稀少的~你可能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人声~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人家在打枣~真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