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子祥,(1900—1944),名元林,字兆瑞,号子祥,忻县北关村人,占籍樊野村,1900年出生于绥远省(今内蒙古)土牧尔台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天资聪慧,读书勤奋,与众不同。家里全力支持。1912年全家返回忻州樊野村定居。1914年子祥由忻县第一高级小学毕业,全家再次支持赴省城太原考入进山中学学习,在太原刻苦学习,接触进步潮流,参加学生运动,思想活跃,决心报国。1918年结识了傅作义,并结为金兰。1920年由进山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机械工业系。1923年七月由山西大学机械工业系毕业,安排到山西省机械公务处工作。在公务处由科员、科长、副处长、升为处长。1930年傅作义将军赴任绥远省省长、兼省辖军司令时,报请南京政府调任米子祥为绥远省,先后任民政厅厅长、凉城县县长、省辖军工处处长、军需处处长,并兼管省财税税监审工作。在内蒙古任职期间,深入农村,了解民情民意。特别是为实施傅作义提出的“从官贫民富着手,先剿境内土匪,使民众安业自收,整制地方,军垦戍边。”的方针,尽职尽责,颇有建树。还在军火研发等方面向司令部提出实施方案,得到批复,当即组织机构,购置设备,研发工作有序进行。
1936年日军唆使满蒙伪军向绥远省进犯,傅作义将军指挥所部英勇抵抗,进行了长打半年的“绥远抗战”,取得了红格尔图战役和收复百灵庙、大庙等战役的胜利。因战事频发,军火研发工作也就不能进行了,后因米子祥得病而返忻回家休息。
1937年日军侵华后,因病没有南迁而返乡为民,伪政府曾骋请其出山,他严词拒绝“堂堂大汉民族,叛国做奸,岂不遗臭千古”,坚守了民族气节。他性格耿直,务实从事,待人宽宏,淡泊名利,青少年时期勤奋读书,志在报国,厌帝制,赞民国,为振兴中华民族奋斗一生。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卒,享年四十四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