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车鼓舞

家乡区县: 广东省南澳县

  “车鼓舞”又名“拖车鼓”在南澳县的后宅、云澳、青澳等地区流传。每年春节、元宵这两个传统节日进行演出。“据南澳简志”考证,“车鼓舞”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由闽南传入南澳。据曾弼臣(曾演舞中孙二娘)口述,1931年,此舞开始在南澳各地普遍活动,由后宅人“青盲鲍”传授到云澳澳前乡。

  四十年代后期,车鼓舞几乎失传,1956年参加了粤东区群众业余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越年又参加广东省的业余文艺汇演获二等奖。

  1978年,南澳后宅公社第三大队在徐木成、陈游龙的传授下,车鼓舞重新排练演出,云澳公社澳前大队车鼓舞同时到后宅地区演出,但已经部分改变了车鼓舞的本来面目。
车鼓舞取材于我国历史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它描述了林冲、武松等梁山伯英雄,把兵器压于大鼓之中的表演拖车鼓的形式,化妆成江湖卖艺人、问卜先生边歌边舞,又配以杂耍技艺,以假乱真,混进大名府,里应外合,营救卢俊义的一次军事行动。舞蹈最后打开鼓盖取出兵器,以威武造型结束。该舞有两种表演形式:1、可在游行途中或广场演出。2、稍事修改也可作广场演出。该舞主要的表演特点是:1、它是一种边歌边舞的集体性舞蹈。2、表演过程可穿插个别独立的表演形式。3、表演过程可做些风趣、诙谐、滑稽的小品动作。4、人物形象的装扮为群众熟悉、喜爱。

 

biaoge(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