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义,孝义市大孝堡乡北桥头村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他举全家之力,投资136万元为北桥头村建起了一座高标准的学校,他还带领村民多方筹资兴水利,修路,兴建住宅楼、沿街门市……。在他任职的六年里,北桥头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北桥头村地处介休、汾阳、孝义的交界地方,过去属于典型的三不管地带,村里一穷二白,村民生活贫困,思想落后。2008年12月,正值两委换届,58岁的李炳义在全体村民的期待中,以97%的得票率担选村党支部书记,并被选为村委主任。而村民之所以对他有着莫大的信任,主要源于2006年李炳义个人投资136万元为北桥头村建起了一座学校。“当时的学校烧得是炉子火,用得是黑煤泥,孩子们每天都是脏兮兮的,学习条件非常差。”回想起以前的情景,李炳义仍心有不忍,要想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首先就得让娃娃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建学校、配设施,李炳义动员全家出资,甚至还卖掉一套在孝义的个人住宅。
100多万,是李炳义辛苦打拼一辈子的心血。现在学校建起来了,各项教学设施逐步完善,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升。每每看到这些,他倍感欣慰,“在孝西火车站装卸队干了33年,攒了点钱,只想帮助村里做点事。”一个果断的决定,一句朴实的言语,让村民相信李炳义就是北桥头村以后的“当家人”。
上任之初,摆在李炳义面前的仍是残酷的现实,村委会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用的仍是70年代的旧窑洞,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休闲无处可去。“一上任,我就很迫切地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里的党员开了会”。李炳义说,当时他一提出要修建村民活动中心,立马得到大家的响应。规划、筹资、启动,短短数个月,一栋崭新的三层楼拔地而起,一层是书画协会,二层是委员会党支部,三层是活动中心。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李炳义还请老师,买衣服、道具、配饰,花费近4万元组建了太极拳队让大伙参加。从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北桥头村的可喜变化。“自从有了文艺队,村民有了事干,关系更加融洽,村里也稳定多了。”李炳义骄傲地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