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在海洋科研创新、海陆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优势明显。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到2015年,青岛将建成我国蓝色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基本建成我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蓝色硅谷——规划建设“一区一带一园”。
“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包括即墨市鳌山卫、温泉两镇陆域和海域全部,规划陆域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一带”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崂山区范围内规划陆域面积70平方公里。“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规划陆域面积6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海洋仪器仪表及海洋装备等四大科技创新领域,推进科技研发机构集聚、创新型企业培育、人才培养引进、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创新平台和创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建成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引擎、青岛滨海科技新城。
西海岸经济新区——地处青岛胶州湾西海岸,规划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建设的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新区,肩负着“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主城”的重要使命。规划范围内拥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德生态园等5个国家级园区,以及胶南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等5个省级园区,是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建有董家口新港城,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铁矿石、原油、橡胶、棉花等战略物资中转基地和石油液化天然气接收基地。
红岛经济区——2012年5月成立,辖区包括青岛高新区、青岛出口加工区及河套和红岛两个街道办事处。红岛经济区在先期启动建设的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基础上,将统筹带动周边160多平方公里区域协调发展,开启青岛“北部新城”建设的篇章。按照“科技人文生态新城”的定位,突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蓝色生物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要素、创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型科技新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