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银江“尖尾剪”的故事

家乡区县: 梅州市大埔县


“尖尾剪”的故事. 
余耀南 整理
清朝道光年间,大埔出了一个著名的女山歌手—何好娘。她于一八一六年三月出生在银江坑口岗顶村一个农民家里,后嫁到玉尺坑余姓为媳。她非常聪慧,入耳不忘,在劳动中学得一手好山歌,随问随答,往往驳得对歌者无以应对。所以人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尖尾剪”(很厉害的意思)。
有一次,“尖尾剪”在河边山坡割鲁草,拉船的纤夫看她美丽俊俏,便唱山歌调戏她:

半山岗上一丘田,无陂无圳无泉源,
阿哥有条竹水简,借贲老妹饮山田。
“尖尾剪”一听可火了,就毫不客气的答唱:
阿哥讲话好虚玄,手绷竹缆绷绷狠(紧),
自家背后晒毕坜(裂缝),哪有水来饮妹田。
那纤夫自知没趣,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又有一次,“尖尾剪”去赴大麻圩,刚到圩上时,天上下雨,街道很滑,她一不小心摔在地上,弄得一身泥水,街道两旁的人不仅不来拉她,反而哈哈大笑。她心里很不好受,索性坐在地上唱了起来:
天上落雨四处流,落得地下滑溜溜,阿姊唔知失一脚,笑死两边大水牛。
后来大有才知道这坐在地上的是远近闻名的“尖尾剪”。
由于她才貌双全,大家都喜欢接近她。有一次,有三个后生想试“尖尾剪”的歌才,特地请她上酒店吃饭。席间,一个说菜不够出去了,另一个说酒不够跑了,第三个等了一会,说去找他们也走了,只留下“尖尾剪”,结果这席酒钱只得由“尖尾剪”付。

“尖尾剪”气愤不过,走出酒店要寻他们算账,岂知那三个后生正笑嘻嘻地在酒店门外等着她。她正要开口骂时,三个后生道:“你能立即唱条山歌的话,酒钱由我们付。” 
“尖尾剪”冷笑一声道,那还不容易,随口唱道:
新打剪刀开两丫,剪哥不到剪自家,
千日老鸦吃死佬,今日死佬食老鸦。
三个后生虽然被她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对她的歌才确实很佩服,心甘情愿地乖乖把酒钱还给了她。
“尖尾剪”在大麻岐丰有一个情人不幸病死了,“尖尾剪”心里很悲痛,村里人却跟她打赌说:“如果你敢到情人家吊孝,就给你十两银子。”“尖尾剪”听了立即买了三牲、果品前去祭奠。死者家属不让进门,“尖尾剪”就把祭品摆在大门口,边哭边唱:

“听到涯郎死碧哩,路迢迢来看你,
来到大门入唔得,当天祭挂你爱知。”

接着她又点香发烛边拜边唱:
“点着蜡烛烧着香,一句亲哥一句郎,
纸做灵屋涯郎住,断了脚迹无来往。”
山歌深深地感动了死者家属,他们忙把她拉进屋里以礼相待,那个打赌的人白白花了十两银子。

有一天,“尖尾剪”到大麻赶集回家,经过大麻三甲背时,见一个青年在树上摘橄榄,“尖尾剪”走路口渴,向他要几个橄榄解渴,这青年知道她是“尖尾剪”,就故意说:“要吃橄榄可以,但我的橄榄要山歌来换”,“尖尾剪”一听,立即唱道:
“橄榄打花花揽花,阿哥榄上妹榄下,掀起衫尾等郎榄,等郎一榄就回家”。

山歌一语双关,这个后生一听象着了迷一样,从树上掉了下来,人也摔坏

清代道光年间,银江坑口玉尺岗顶村有个著名的女山歌手叫何好娘,人称“尖尾剪”,18岁嫁到该地。其家翁也是个喜爱山歌的有文化的人,较传统,抱孙心切,看到媳妇2年还未怀孕,就有点怨言了,这个问题又不方便提出。有次浇花时看到媳妇在门口晾衣,就唱了一首山歌:

新买花盆种芙蓉,朝朝育水望花红。
盲知芙蓉巫子结,败坏几多涯家风。

“尖尾剪”听出家翁的用意,就随口唱复山歌:

新买田丘任郎耕,牛犊细细拖唔赢,犁头入巫三寸土,话涯禾子样般生。

家翁听后,明白原因,就不再有怨了。
2、三嫂就是尖尾剪,故事情节同,联:
出句:五月五日五叔吃忆粄,对句:三哥三嫂三更打糍粑。

HZYDGH0930(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