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大鼓

家乡区县: 淄博市淄川区

商家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清朝源于中期,盛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诸多乐器最负盛名的佼佼者。当地的商姓农家制鼓、打鼓最早,且鼓谱优美,大鼓易制好学,所以后来制鼓、打鼓者均沿用了商姓农家的鼓型和鼓谱,故被后人称之为“商家大鼓”。由于世传鼓谱中,有敲击鼓边的规定动作,因而商家大鼓又被称之为“边鼓”。商家大鼓,鼓体为扁平型,鼓腔高约30公分,鼓帮呈弧型,用上好的桑木制作,鼓面直径有多组弹簧丝,敲打起来声音浑厚、洪亮,伴有金属余音,给人以美妙之感。谱牌常用的有“扁鼓歌诀”、“丈八歌诀”、“杏花天歌诀”、“长淌花歌诀”等,均为独具特色的鼓谱点。商家大鼓的击鼓技法,有击鼓心,击鼓边,击鼓帮;单槌打,双槌打,轻槌点,重槌砸等。商家大鼓由鼓、锣、钹三种乐器组成,其搭配比例因演奏人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标准是:十余人的小组合,鼓占乐器总量的3/4,锣占1/6,钹占1/8;五六十人的中等规模,鼓占2/3,锣占1/6,钹占1/6;一百及几百人的大阵容,鼓占1/2,锣占1/4,钹占1/4。队形的排列有纵队和方队两种。纵队为行进队形,其排列是鼓居中间,锣、钹分开左右;方阵为表演队形,鼓居中及中前,锣居中左和中右,钹居后。商家大鼓的起奏、变换、轻点、重击及刹鼓,全听鼓队的“鼓头”指挥,鼓头是鼓队的核心和灵魂,俗言讲,“千人打鼓,一槌定音”,讲的可能就是商家大鼓鼓头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吧。商家大鼓,气势宏伟,品位高档,音调优美,节奏欢快。激昂时,雷霆万钧,排山倒海,气势磅礴;缠绵时,如行云流水,春雨润物,切切幽幽,回味无穷。其精彩和值得称道之处当属它的“刹鼓”,它能在瞬间将雄壮、激昂、犹如万马奔腾、气壮山河的鼓乐极巅,嘎然变得鸦雀无声,其果断、迅速、突然、一致,令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经过无数次的探讨和实践,商家大鼓,不论从制鼓、打鼓,还是到排队列阵,都已形成了一整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商家大鼓,在过去只是村民们农闲时的一种娱乐形式。从1992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第二次改革开放高潮的形成,各地的喜事、庆事、奠基、剪彩活动日益增多,需要商家大鼓助威增彩成为时尚。商家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商家大鼓作为有价艺术正式闯入市场。历时十年,基本完成了商家大鼓的市场化进程。由于商家大鼓独特的韵味和无与比拟的宣传和喜庆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大鼓队不断受到全省各地的诚邀,东到东营、烟台,西到泰安、济南,足迹遍布全省各地。现在全镇有制鼓厂两家,销售点4个,拥有大鼓1200余面,其中,用于经营性表演的500余面。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全镇的大鼓队被各地邀请参加表演就达几百回,一万多人次;制鼓厂制鼓600余面,销售400余面。现在,商家大鼓已经实实在在地形成了一种产业,成为全镇两个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群众自编的大鼓乐歌谣所唱:“商家大鼓震天响,男女老少喜洋洋,金锣开出富裕道,银鼓敲就盛世昌,五谷丰登人增寿,民富国强幸福长。”

曹艳辉(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