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位于县城西北隅,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泮池、登瀛桥、棂星门、名宦祠和乡贤祠等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蓟县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五间,前后出廊,用七檩。顶部为硬山筒瓦,台基为条石垒砌。殿前有月台,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台前石阶、俑路与戟门相接。戟门面阔三间,用五檩;顶部硬山,筒瓦;台基石料均为大青石。东、西庑台基与月台平,各五间,前出廊用六檩,硬山合瓦。大成殿、东西庑与戟门构成四合院。院内有五棵古松,虽院落不大,却给人以宏敞精致,堂堂正正之感。戟门东侧有名宦祠,面阔三间,墙壁上镶有赵孟頫书《醉翁亭记》碑。西侧为乡贤祠,戟门前有泮池,池上有并排石拱桥三座,称登瀛桥,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泮池前有棂星门,石质,四柱三门。
蓟县山川灵秀,人文天成,科甲鼎盛,代多名达,擅美京东。相传上古之广成子修炼于城北崆峒山,黄帝曾两次问道于此。汉初韩信的谋土蒯彻,三国时隐土田畴均出自蓟县。隋唐以来开科取士,蓟县更是人文荟萃,荣耀一时;有五代时“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燕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代第一宰相赵普。在明、清《蓟州志》中,列入进土、举人、贡生、监生名录的人数达785人。至今,在蓟县城中的奎星楼、文昌宫、学宫、书院、考棚、进士牌楼等旧名遗迹及文物建筑,无不反映了古代蓟县人民尊儒奉孔之风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