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故事讲的是,一燕国人听说古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见成语故事:版本二)”李白诗曰: 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但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邯郸舞步。当时在古都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中文名邯郸学步
发生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来 源庄子,秋水
相关成语邯郸躧步,邯郸丽步
相关景点邯郸道学步桥(邯郸学步发生地)
相关诗句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李白)
目录
1成语典故
2词语辨析
3成语解析
4学步桥
1成语典故
编辑
【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1] ”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示例】: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2词语辨析
编辑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盲目崇拜别人的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自我作古、择善而从、与众不同
【近义词】鹦鹉学舌、东施效颦、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
【同韵词】进退无路、银花火树、路长日暮、无孔不入
【灯谜】1.最盲目赶时髦的人2.邯郸学步(打法律用语二) 谜底:法人、行为
【含义】不要盲目崇拜别人,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辨形】郸:不能写作“单”。
【辨析】 “邯郸学步”和“数典忘祖”都有“忘本”的意思。但“数典忘祖”仅有此意;而“邯郸学步”还有“别的什么也没学到”的意思。
3成语解析
编辑
但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舞步。当时在赵都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特殊舞步,非常优美。那个寿陵少年很可能是来邯郸学跳舞。
《庄子·秋水》篇里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燕国寿陵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美,便不远千里跑到赵国都城邯郸来学步。结果非但赵国人走路的姿势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都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到燕国去。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成语典故“邯郸学步”即出于这则故事。
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邯郸舞步。当时在古都邯郸城流行踮屣舞,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回车巷窄和为贵,学步桥宽嘉寿陵。”这是今人马新民创作《邯郸赋》中的一句对句。作者认为寿陵少年来邯郸学习的是类似现今芭蕾舞样式的舞步,而不是走路。
寿陵少年刻苦学习,把脚跳到了肿胀而无法走路的地步,这种精神不但不能耻笑,反而应该嘉奖。即便外人可以警戒人们不可以一味地模仿,失却了本性。但邯郸人绝对不可以以此来笑话前来刻苦求学的人。
4学步桥
编辑
学步桥位于邯郸市内沁河之上,为古城南北交通要冲,沁河原名牛首水,西出紫山,东贯邯郸,注入滏阳河。昔日河水荡漾,夹岸杨柳成荫,为赵都一大景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洪湍双逝,澄映两川。”当时学步桥是跨越沁河的唯一桥梁。
学步桥原为木质浮桥。据《邯郸县志》载:每逢秋水暴涨,沁河两岸咫尺天涯,交通极为不便。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石拱桥。取名“学步桥”是根据《庄子·秋水》篇记载“邯郸学步”的典故借题于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