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民间文艺

家乡区县: 湖南省隆回县

民间音乐

隆回的民间音乐有打击乐和吹奏乐两大类,曲牌200多种。打击乐有“锣鼓牌子”、“铜鼓唢呐”等数十种,吹奏乐有《大开门》、《雪花飘》、《送宫花》等百余种。1980年起,县组织专业队伍,对县内民间音乐进行了发掘整理,取得较大成效。1982年,罗克亮与刘小林收集民间音乐20首,收入《湖南省民间音乐集成》。1986年,罗莹收集整理的《隆回民歌集成》一册,获邵阳市文化局编辑整理二等奖。

民间舞蹈

隆回的民间舞蹈分两大类:一类是习俗舞,如炭花舞、龙灯舞、狮子舞、两头忙、彩莲船、十月采花等;一类是宗教祭祀舞,如打铙钹、长鼓舞,庆娘娘等。1978年后,县组织力量对全县民间舞蹈进行发掘整理,收集了15个节目,其中打铙钹、炭花舞编入《湖南省民间舞蹈集成》,碳花舞又送《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1983年和2001年,县城先后两次举行元霄龙灯晚会,促进了县内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发展。

梅山歌谣

古时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梅山洞蛮”,其歌谣独具特色。梅山歌谣多为口头创作,部分经历代文人整理,以书面形式流传于世。梅山歌谣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宗教歌、迁徙歌、苦歌、情歌、儿歌、对子歌和楚歌等。20世纪90年代,胡光曙、黄镇等开始对梅山文化进行研究,搜集整理了一批梅山歌谣。2000年,黄镇出版了《梅山拾萃》一书,2001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优秀奖。

民间美术

隆回民间美术以滩头年画为主。隆回滩头年画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时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后一代传人高腊梅创作了29个年画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亲》,因为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盛赞其“可爱极了”,被世人广泛认识。滩头年画申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4年,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展览”中,滩头年画荣获银奖。后因滩头年画销售不景气,尚存的老艺人不多,年轻人又不愿学,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2002年,县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呼吁抢救滩头年画,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滩头年画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第一批项目。

滩头年画是湖南唯一传统木板手工印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滩头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年画之乡”。

范范范范(2014-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