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属河南周口市,是老子故里,本县太清宫镇乃老子诞生地。鹿邑县东邻安徽亳州市,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相连,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3′至34°51′,东经115°25′至115°37′之间。鹿邑东西长54.6公里,南北宽40.5公里,总面积186万亩(12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
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鹿邑县,县名沿用至今。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老子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是除《圣经》之外发行量最大的著作。太清宫、老君台等纪念老子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2001年老君台、太清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和河南省的10余名考古专家指挥近百名民工还对太清宫前、后宫周围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进行了挖掘,发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宫遗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随后,60余位来自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所及全国最知名的考古专家和老学专家云集鹿邑,研究这次挖掘成果,一致认定,发现的大量祭祀器具证明历代祭老在太清宫、祭李母在后宫,同历代文献记载完全吻合,而那次考古挖掘,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从而载入史册,震惊海内外。 汉延熹八年,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并建老子祠。自汉桓帝以来,唐宋金元清等历朝代典籍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竭的记载。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在鹿邑大兴土木,扩建老子祠成老君庙,后下诏改老君庙为太清宫。唐高祖年间,太清宫“宫阙如帝者居”。有宫殿真宗赵恒率百官亲临太清宫,发国帑重修太清、洞霄二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