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名人吧

家乡区县: 江苏省高邮市

高邮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名人:

尧,闻名海内外的中华祖先,属三皇五帝之一,相传出生在高邮。据《史记·五帝记》中《索隐》记载:“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据1931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三阿,在江苏省高邮县西北”,“高邮县有北阿镇,离城九十里,即晋时三阿”。金湖县塔集镇(历史上一直属高邮,1960年划归金湖县)周围一带确有“三阿’之称,即北阿、下阿、平阿,到目前,当地农民在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神时,在灶符上落款上还写着“高邮西北北阿锲’。孙觉(1027—1090)字莘老,北宋高邮人。曾任湖州、庐州、润州、苏州、福州、毫州、扬州、徐州等地知州,右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兼右选,龙图阁学士兼侍讲。莘老,精通经学韬略,著作颇多,著有《周易传》《春秋传》等。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曾同苏轼、秦观、王巩等登东岳庙载酒论文。秦观(1049一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为宋“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元丰元年(1078年),秦赴京应试,路过徐州拜访苏轼,秦观作《黄楼赋》,苏轼以为秦观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高邮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汪广洋( 一1339年)明朝大臣,字朝宗,高邮人。官至都谏官、参政,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等。曾被朱元璋称赞为“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后因牵连,谪海南赐死。著作有《凤池吟稿》八卷。 王磐(1470—1530)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高邮人。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著有《王西楼乐府》。王永吉(1600---1659)明朝大臣,字修之,号铁山,高邮人。曾任山东大理卿,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国史院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为官清正廉洁。市博物馆至今保留着王的遗冠和遗笏。吴三桂(1612一1678)明清之际高邮人,辽东(今辽宁·辽阳)籍,字长白。从小在邮习武,后中武举,以父荫袭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驻防山海关。李自成克北京,招他归降。不从,反致书多尔衮,引清兵人关,受封为平西王。以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地区,杀明永历帝。旋奉命镇守云南,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清为加强统一,下令撤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他举兵叛乱,自称周王。十七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式。不久病死。孙子继位,旋为清所灭。

筱静(2014-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