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周维炯

家乡区县: 信阳市商城县

1、简介

周维炯(1908年-1931年10月),河南商城上楼房(今属安徽金寨)人。

2、生平简介

周维炯

1908年生,河南商城上楼房(今属安徽金寨)人。

1923年入商城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读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底受党组织派遣,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夏回家乡,以教书做掩护,开展农民运动。

1928年春商城县委积极筹划武装暴动,为做好暴动准备,派商南团委书记周维炯打入丁家埠民团,从事秘密革命活动。他以民团军事教练的身份,积极做士兵的工作,并在民团中成立了党支部。

1929年在商城南部、罗田北部和麻城东北部划为特别区时,周维炯任特别区委委员。5月6日参加领导以丁家埠民团为主发动的商南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他任师长。后与党代表徐其虚率部打退地主武装和国民党军多次进攻,壮大红军力量,发展农会和赤卫队,领导创建豫东南苏区。后率部策应六霍起义,为红33师和皖西苏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我的梧桐子:http://weibo.com/u/5066180394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h2810126085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6618039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5066180394

 

1930年5月起,任第1军第3、第2师师长,第4军11师师长,参与指挥攻克霍山、英山、光山等县城的战斗,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和蕲黄广地区作战。

1931年3月在鄂豫皖红军全歼国民党军第34师的双桥镇战斗中,率所部第33团和第10师28团,迅猛插入国民党军指挥中心,使其指挥失灵,对战斗全胜起了重要作用。

1931年10月,由于反对张国焘“左”倾冒险计划而遭诬陷。周维炯被杀害于河南光山新集(今新县),年仅23岁。

3、不朽功勋

1930 年3 月,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会成立,鄂豫皖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周维炯任第三师师长。6 月中旬,周维炯率红三师攻克霍山城;接着,挥师南下,攻占英山县城;尔后,回师豫南,途中攻克罗田县城,进占四姑墩、小溪河等重地。使皖西、鄂东、豫南根据地连成一片。红一军连战皆捷,军威大震。但这时正值第二次“左”倾路线统治全党,鄂豫皖根据地也深受其害。当时的“长江总行动委员会”责令红一军不惜一切牺牲“打到武汉过中秋”,并把红军和党政机关中大批家庭出身稍微富裕的干部、战士清洗出革命队伍。周维炯对上述不切实际的行动和“左”的做法多次提出不同意见,不仅未被采纳,还被批判为“富农路线的同情者”、“机会主义”。直到10 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左”倾路线的精神传达后,以上错误做法才有所收敛。

1930年5月起,周维炯任第1军第3、第2师师长,第4军11师师长,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和蕲黄广地区作战。1931年初,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并,成立红四军,周维炯任第十一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三团团长。3 月,武汉绥靖公署派出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围剿”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第三十四师进至双桥镇被红军包围。该师仗其兵多、武器好、弹药足,又有护镇河掩护,拼命抵抗,战斗近半日,未分胜负。战局对红军不利。周维炯根据俘虏提供的情况,摸清了敌三十四师指挥所的位置,亲率第三十三团,冒着敌机轰炸和敌碉堡密集的炮火,强渡护镇河,冲入双桥镇,直扑其师指挥中心,将其摧毁,使敌全线溃败。此役毙俘敌6000多人,师长岳维峻被生俘。在这之后,周维炯率部参加了攻打英山、罗田、黄梅、广济、洗马畈等许多著名战役。他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Minoz(2014-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