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婚礼

家乡区县: 内蒙古巴林右旗

巴林婚礼

蒙古族的婚配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兄死弟可娶嫂,兴男到女家“入赘”、婚嫁的礼节分定婚、过彩、迎亲、拜天地等。选由男家求媒说亲,女家同意后,行“口酒礼”表示口头约定。过彩礼即正式定婚。“大酒礼”,在男家举办,彩礼是男家过给女家牲畜,一般按“九五”计,一个“九五”是 14 ,两个“九五”是 23 ,九增五不增,以此类推。
  彩礼送到女家,青年男女始知自己的婚事。结婚时新郎穿蒙古盛装,佩弓挎箭,骑儿马同伴郎去新娘家娶亲。娶亲人必须是单数,娶回新娘便成双数,以图吉利。沿途歌声不绝。新郎到女家时,女家将娶亲人迎入蒙古包内,惟将新郎及伴郎拒之门外,女家“和力莫尔其(婚礼诗人)”口出诘语,要男家“和力莫尔其”答辩。“和力莫尔其”的辩词多缘古礼,词押头韵,属民间口头诗句。部答毕(最好男方获胜),新郎即进屋,先给佛像叩头,次向新娘的父母献“哈达”、敬酒。女家主婚人,摆上“全羊席”盛情款待。
   新娘在伴娘的帮助下,头戴缀以明光闪闪的珠子、珊瑚、绿松石、金、银等饰物,扎鲜红色头巾,身穿蒙古盛装,在礼歌声中向父母亲属告别,在亲属们陪同下乘车或骑马去婆家。在新娘要到婆家时,女家送亲人开始抢去新郎所佩带的弓箭、马棒、手帕等物件,新郎须用酒或“哈达”赎回。接着男家向伴娘敬双杯酒。敬完酒后新娘下车或下马走红毡进入屋内,由“分头老”将新娘头发用金、银、骨等物分梳后,带领新婚夫妇拜天地、拜佛爷、拜火神,洗净水。然后新婚夫妇向翁姑尊长叩头。宴餐分别为“特布新、奈金、益合”等。在婚嫁宴席上都要唱歌。盛装艳服的歌手们,悠扬地唱地起“圣成吉思汗、阿拉坦宝格德音锡里、乌林呼赫毛日”等赞礼歌,表示欢庆。
  解放后,青年男女自愿成婚,结婚仪式也大为简化,先向长辈鞠躬名后互相握手,交换饰物。在机关的职工干部,多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

 

焦中钰(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