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主营茶点、月饼、菜肴。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陶陶居被誉为“月饼泰斗”,其“陶陶居上月”更获“金鼎奖”及“中国名牌月饼”称号。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陶陶居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原址在广州西关第十甫。当时那个地方河汊纵横,丛树成荫,稻畦飘香,是个田园风景区。一个叫黄澄波的人,见此地没有茶楼酒肆,便盖了一间近百平方米的老式大屋,开了个茶室。据说黄的妻子名葡萄,便以此为字号,叫“葡萄居”。经营姑苏式清茶细点,生意很好。后来黄老板去世,曾一度停业。1927年,茶楼大王谭杰接手“葡萄居”,招股集资,筹资6万银元,大兴土木,在此重新建店。后因规模过大超支,又向关恒昌银号求助,总股金遂达81600元。新股东嫌“葡萄居”这名不雅.又从一间茶室买来了“陶陶居”的匾额,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陶陶居是广州最有名气的茶楼之一,主要经营名茶、茶点、茶食及酒菜餐饮。
据传,“陶陶居”这三个字是康有为写的,用的是“石门铭”碑法。康有为当初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常去一间茶室喝茶,便为那个茶室题写了“陶陶居”这一牌匾。戊戌维新失败后,“康党”被追查,陶陶居主人怕受牵连,将招牌上康有为的名款除去,“陶陶居”遂成为一块没名款的招牌。可是,还有人说“陶陶居”三个字不一定是康有为的手笔。可能是别人伪托的,当时学康体的人并不少。
好茶还需好水沏泡。陶陶居初创时,雇用十多名小和尚专门去白云山九龙泉挑水烹茶。小和尚每天凌晨开始工作,行走路线、在何处歇息,都比较固定,其水桶加盖,盖上加锁.骑缝处贴着“九龙泉”水砂纸条,担子插小旗,招摇过市,吸引路人注意。
陶陶居备有大缸储水,大厅的茶位每位五仙,小厅每位1.5毫。在小厅门口旁放着一个已点燃的红泥小火炉,旁边用竹篱搁着烧起来无杂色无味的半截榄核作炭,瓦茶煲内沸腾着九龙泉水,专人侍候在侧,相当讲究。
在南方,茶坊附生于所有的酒楼餐馆、美食广场,在这些地方喝茶,有机会品尝到式样缤纷、口味众多的面点小吃。要是你兴致高昂,还可以叫上一碟炒菜,呷上一口米酒,还有琵琶鸡、炭烧乳鸽、雷州白切狗肉——你就慢慢地品尝这南粤福地的美味佳肴吧!
陶陶居的月饼也是很有名的。
陶陶居酒家制作广式月饼技术力量雄厚,已有百年经验,尤以生产月饼著称,最著名的是“陶陶居上月”。其被誉为"月饼泰斗",是与其制作的广式月饼包装精美、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分不开的。"陶陶居"获"金鼎奖"及"中国名牌月饼"称号。
“陶陶居上月”创制于清末民初,饼馅由火腿、烧鸭、上肉、钩虾、花生仁、冬菇、莲子等20多种配料和蛋黄拌成,咸甜适中,皮薄松软,是民间最喜爱的月饼之一。它的传统用料主要有烧鸭、蛋黄、虾米、芝麻、榄仁、冬菇、柠檬叶等18种,而每种原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比如蛋黄,产这种蛋的鸭放养在水排上,吃的多是鱼虾,营养丰富,其蛋黄黄里透红,制出的月饼特别精美。
陶陶居充满著岭南建筑风格。在该店于1933年重新营业时改建一番,当中大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盖置有六角亭,所选的彩画灰饰等极富岭南风格。内设卡座正厢、大观园、濂溪清舍、八卦图形等卡位,别具匠心。为了添上文人的清雅,室内墙壁更挂上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尤其是七彩玻屏风上刻有诗画,供茶客欣赏。
当幸福楼集团收购陶陶居后,曾经大事粉饰一番,幸好古旧的家具保留得好,不失其旧式茶楼的风韵。
陶陶居美食推介
麻皮乳猪:多次获国家表扬的乳猪,脆而不硬,咬落很松化。
奶皇包:有甜香的椰子味,当把包皮掰开时,鲜黄色的奶皇满溢的漏出来。奶和蛋黄的比例适中。
另外陶陶居的其他名菜名点也很多,著名的如猪脑鱼羹、五彩鲜虾仁、姜葱炒肉蟹、西湖菊花鱼、手撕盐焗鸡、片皮挂炉鸭、云腿爽肚、雪里藏珍、红烧鸡鲍翅、薄皮鲜虾饺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