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的大年初一

家乡区县: 山西省五寨县

大年初一,晨曦中全家吃早饭——团圆饺子。饺子里包着一枚“喜钱”,谁吃到谁好。近年来,为了增 添节日喜庆气氛,全家有几口人饺子里就包几枚钱。你看吧,在节日欢愉的亲情气氛中,众人争抢着往出 吃“钱”,特别是小孩子们,吃饱了还要扎挣着再吃几个,惹得大人们笑声不断。拜年是大年初一的主要活 动。新年新岁,相互祝愿 四季平安、身体健康,买卖兴隆、万事如意。拜年的习俗,最早始于西汉,那时 没有纸张,文人雅士,在竹片或锦帛上写上名字,送给挚友叫“年贴”,表示拜年的意思。到了唐宋,从初 一到初五,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互相参拜。明清以来,这一礼节逐步传到民间,形成拜 年。亲朋好友之间互拜,一般是小的先给长者参拜。本家人拜年在初一早晨吃团圆饭前,饭前先上炒菜, 喝点白酒、饮料之类。这个时候全家依次给最长者拜年,从小辈开始,依辈类推,依次跪拜。口中念有拜 词:祝长者“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新年新岁、健康愉快!” 等等。然后起立,作揖后退……。长辈要有 红包赠送小辈,叫“压岁钱”。初一至初五期间,十五岁以下的儿童都要在本村或邻近村庄,专程登门给长 辈、亲朋拜年,长辈自有“压岁钱‟‟相赠,也有赠点心糖果等物的。 长辈心旷神怡,晚辈喜于心间。本村邻 里及走亲访友的外村人,见面时都要双手作揖,互相拜年问好。一般拜年词为:“某某过年好!给你拜年 啦!‟‟“恭喜发财啦!”,答日:“发财!发财!大家发财!”……气氛热烈,互相敬重、和谐友爱、节日愉快。即使 是平时有点意见分歧的人,值此新春佳节,互相一拜也得到和解,这就是新年新岁新气象,人杰地灵喜洋 洋。
特殊拜年形式三例: 刮庭:是民间八音艺人大年初一给各家拜年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由2至3人组成,锁呐、小鼓、小叉 各一人。进院先简短吹上一曲,叫声主家名字:“某某掌柜,拜年啦!恭喜发财啦!”,主家答日:“同喜、同 喜,请进家,喝两盅!”,“谢谢!”。主家赠与烟、糖、钱等。如果是在接神时登门拜访,主家赠送的礼品 就更丰盛。近年来三岔八音艺人给煤台刮庭,得到的赠礼是6条香烟,600元钱,主人取六六大顺之意。社 火拜年:有的村中,春节闹社火——秧歌、船灯、龙灯等。每年腊月二十三后排练,正月初三出班。首先 在村中拜庙,如拜关帝庙、河神庙、土地庙等。现在是给军烈属、离退休老干部,复原退伍军人,德高望 众的长者,一家一家进院拜年。表演一番,锣鼓刹住,领班致词,主家赠烟、酒、糖等。 有时还要到邻近各村去拜年,小村子家家进院,大村社重点关顾。一直要过了“破五”。县城周围的村 子社火都要进城给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拜年,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 团拜:是机关、学校、部队以及大型厂矿企业等组织的集体拜年活动。内容一般为首长讲话、互致新 春贺词,然后进行文艺演出等,在欢庆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现在是信息时代,年轻人多是在网上拜年,或发手机短信拜年,将拜年这一古老活动形式,搞得灵活 方便,加快礼节往来,妙哉!妙哉!至于说到“有心拜年,二月里不迟”,那是指老朋友、老部下、老战友、 莫逆之交不讲究的“拜年”了。 “出行”是初一上午男人们的事。事先打听好今年太岁(主平安之神)在哪个方位。东、西、南、北四个 主方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辅方位。提着灯笼(或者马灯),拿上香、表、鞭炮,牵着牛、驴、 骡马等大牲畜,到村外指定的方位去祭祀。上香、敬纸、磕头、响炮,人畜绕场三圈,将家中剪好的红布 小条,每人扣子上拴一条,给牲口的角角上,尾巴上也拴一条,表示出门通顺,四季平安。近年来,也有 驾车出行,取平安保险之意。 初二接“财神”,形式与初一接神相同。主要是做生意的人,为祈求一年“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 三江”。 初五送“穷神”,三岔地区叫送穷媳妇子。家家不见太阳就打扫庭院,然后悄悄地将垃圾送到野外。口 里念到:“穷媳妇子、穷媳妇子快离我家门,外面的世界有花红,山东有个济南府,河北有个宣化城……走 吧,走吧,快走吧!盘缠路费自己寻……”。 从初三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其间家家户户都要请客人。亲朋好友,姑舅两姨,隔壁邻居,只要有往来的,就互相请叫,有请男人的,也有请全家的,根据交往不同,有所区别。饭菜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开 始为:四凉四热,六人一桌,后来的八八、六六叫座席;现在十人一桌,饭菜十八;更有盛者,二人一桌, 满汉全席。

电商网络营销张宇(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